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6272
台北股市

0800-668-898

廣告連結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國人8月刷卡金額 同期新高 摘錄工商A10版 2025-10-10
金管會公布8月國人信用卡簽帳金額約3,768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 ,但月減約
2,770億元,主要因為今年綜合所得稅延至7月入帳,加上 暑假旅遊消費旺季的疊
加效應,因此出現首次單月刷破6,000億元的 紀錄,8月回歸正常水準;累計前八
月3.28兆元、創同期歷史新高。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分析,單看綜所稅的刷卡金額,今年信 用卡繳納
綜所稅的金額約2,185億元,主要集中於7月入帳,使當月信 用卡簽帳金額創史上
單月新高。8月信用卡簽帳金額3,763億元、年增 3.04%,前八月3.28兆元、年增
5.53%,因非現金支付普及,加上銀 行提供的優惠紅利與通路持續增加,成為簽
帳金額持續成長的原因。

  截至8月底止,共計有32家信用卡發卡機構,總流通卡數約6,015萬 張,7月
底為5,995萬張,月增加約20萬張;總有效卡數約3,993萬張 ,較7月底3,986萬張
小增7萬張。

  電子支付方面,至8月底共有9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及20家兼營電 子支付機
構,包含銀行及中華郵政;儲值卡總流通卡數約19,713萬張 ,較7月19,597萬張,
月增約116萬張;8月消費卡數約1,398萬張,月 增約47萬張;8月消費金額約68.6
億元,月增約2.7億元。

  8月電支總使用者人數約3,406萬人,較7月底3,362萬人月增約44萬 人。觀察8
月三大業務情形,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約204.2億元 、月減約3.1億元;辦
理國內外小額匯兌金額約179.6億元、月減約5 .2億元;收受儲值款項金額約296.2
億元、月減約8.5億元。

  此外,街口支付受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公司的股權糾紛案波 及,近期
風波持續擴大,支付代收付業務已連續兩個月月減約1成, 市場關注其營運狀
況。張嘉魁強調,目前街口支付營運狀況穩定,金 管會對電支財務、業務皆有基
本要求,會持續督促資本部分。
2 目標今年10萬防災士 內政部:培訓量增15倍 摘錄工商A6版 2025-10-10
為落實總統賴清德「全社會防衛韌性」理念,強化全民防災意識與 基層應變能
量,內政部持續推動防災士培訓制度,目前全國已培訓6 .9萬名防災士,內政部
表示,今年培訓量較往年平均值成長15倍,不 僅今年底可再增近3.5萬名、達成
10萬名防災士目標,也預計2026年 底培訓人數將達到15萬人,實現未來「人人
是防災士」願景。

  內政部說明防災士未來規劃,一、廣邀培訓對象及時數折抵,將基 礎急救
訓練納入保全職前及在職訓練,且管理服務人員初訓及回訓後 可抵免防災士訓
練時數,也可取得CPR+AED認證。第二,降低訓練時 數,保全、公寓大廈管理
服務人員參加防災士培訓降至四小時,以提 高參訓意願。

  此外,內政部表示,「擴大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災士培訓量能精進計 畫」辦
理期程將延長至2027年12月31日,預計2026年底培訓人數可達 到15萬人。

  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今年起除原有社區、民眾外,更擴大由國防 部、交
通部、內政部、22個地方政府及19家培訓機構協力,與企業、 宗教、保全、社
區管委會、計程車司機及役男等對象合作,建立多層 次的防災網絡,協助社
區、企業及團體建立防救災機制,提升社會自 救互助能力。

  劉世芳說,目前包括中華電信、台電公司、中華郵政、中華民國保 全公會
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商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等企業、公會都
已投入防災士培訓行列,預計年底達成10萬名防災士 培訓。為落實總統賴清德
「全社會防衛韌性」理念,強化全民防災意識與 基層應變能量,內政部持續推
動防災士培訓制度,目前全國已培訓6 .9萬名防災士,內政部表示,今年培訓量
較往年平均值成長15倍,不 僅今年底可再增近3.5萬名、達成10萬名防災士目
標,也預計2026年 底培訓人數將達到15萬人,實現未來「人人是防災士」願
景。

  內政部說明防災士未來規劃,一、廣邀培訓對象及時數折抵,將基 礎急救
訓練納入保全職前及在職訓練,且管理服務人員初訓及回訓後 可抵免防災士訓
練時數,也可取得CPR+AED認證。第二,降低訓練時 數,保全、公寓大廈管理
服務人員參加防災士培訓降至四小時,以提 高參訓意願。

  此外,內政部表示,「擴大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災士培訓量能精進計 畫」辦
理期程將延長至2027年12月31日,預計2026年底培訓人數可達 到15萬人。

  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今年起除原有社區、民眾外,更擴大由國防 部、交
通部、內政部、22個地方政府及19家培訓機構協力,與企業、 宗教、保全、社
區管委會、計程車司機及役男等對象合作,建立多層 次的防災網絡,協助社
區、企業及團體建立防救災機制,提升社會自 救互助能力。

  劉世芳說,目前包括中華電信、台電公司、中華郵政、中華民國保 全公會
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公寓大廈管理維護商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等企業、公會都
已投入防災士培訓行列,預計年底達成10萬名防災士 培訓。
3 自然人憑證開戶 16家恢復 摘錄經濟A 10 2025-10-08
先前多家銀行為防詐而暫停受理以自然人憑證方式開立數位存款帳戶,經金管會與銀行公會研擬配套措施後,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昨(7)日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16家恢復辦理自然人憑證開戶,且有半數以上搭配他行存款帳戶強化身份驗證;至於警示帳戶增減情形則需再關注。

今年中銀行曾因民眾被詐騙自然人憑證,遭詐團濫用自然人憑證開立數位存款帳戶機制,導致警示帳戶攀升,因而有銀行陸續停止受理自然人憑證開戶。

不過金管會並不鼓勵「去風險化」作法,6月中金管會與銀行公會開會討論後,擬訂出自然人憑證搭配三種身份驗證方式的配套措施,包含視訊驗證、他行存款帳戶驗證、電信驗證等,並要求業者三個月恢復辦理。

王允中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16家銀行恢復自然人憑證開戶服務,包含臺銀、土銀、合庫銀、一銀、華南銀、彰銀、北富銀、高雄銀、兆豐銀、台企銀、京城銀、華泰銀、陽信銀、聯邦銀、玉山銀,以及台新銀。

由於視訊驗證在系統修改和人力方面存在挑戰,因此多數銀行仍以他行驗證為主。王允中說明,約有半數以上銀行採他行存款帳戶資料來強化身份驗證,且公股銀和民營銀行都有,至於視訊或電信驗證也有銀行採用,自然人憑證搭配上述身份驗證方式後,對於警示帳戶控管一定會優於過往,至於警示帳戶增減情況則需再關注。

根據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第2季底,銀行、中華郵政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的警示帳戶總戶數為15萬3,744戶。

今年初銀行發現,透過自然人憑證開立的數位帳戶中,警示戶占比快速上升,原因是詐團冒用民眾憑證資料與密碼申辦帳戶,導致洗錢與詐騙風險升高。
4 中華郵政辦未來郵件微電影首映 摘錄工商C4版 2025-10-06

  中華郵政為推廣「未來郵件」服務,鼓勵民眾寫下對未來的期許與 願望,於10月3日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舉辦「未來郵件」記者會暨微 電影首映會。由中華郵政董事長王國材主持,邀請微電影導演林信良 、男主角陳慕義及楊皓崴共同出席,為活動揭開序幕。

  微電影《把當下寄給未來》以父親寄出一封十年後才交給兒子的信 為主軸,透過父親工整字跡中流露的深厚情感,展現現代科技無法取 代的真摯溫度,鼓勵民眾透過「未來郵件」,預約值得珍藏的回憶, 留下跨越時空的紀念。 王國材表示,未來郵件自民國101年11月15日 開辦以來,以「時空膠囊」概念,陪伴民眾將對未來的期許、祝福與 回憶妥善收藏,並在指定時間送達收件人手中,累積了無數溫暖動人 的故事,成為不同世代共享的珍貴回憶。為讓民眾寄件更便捷,保管 年限計費方式簡化為5種級距,並推出兩款專用紙箱「未來郵件溫情 箱」與「未來郵件時空箱」,未來郵件可應用於人生各種重要時刻。

  中華郵政全國指定收寄郵局共54處,保管期限可達30年,郵件將依 民眾指定的寄送日期準時送達,確保每份心意如期抵達未來,串聯不 同時間的記憶與祝福。王國材期盼,「未來郵件」能陪伴大家,將幸 福與希望持續傳遞下去,讓跨越時空的情感連結更為深刻。 中華郵 政自即日起以全新Slogan「漫遊時空 傳遞溫情」,推出「未來郵件 溫情箱」及「未來郵件時空箱」兩款專用紙箱,象徵珍藏郵件、寄託 心意的獨特使命。

  另外,同步簡化保管年限計費標準,並調整特別處理費及保管費, 以提供民眾更優質、更貼心的用郵體驗。「未來郵件」串聯過去、現 在與未來,是承載情感與希望的幸福橋梁,中華郵政期盼藉由此服務 ,讓手寫書信不僅延續真情,更為每一位民眾注入勇敢追夢、邁向未 來的力量。

5 中華郵政 9月再登買債王 摘錄工商A2版 2025-10-06

  美國聯準會9月重啟降息,奠定國際債市多頭格局,債市「綠巨人 」中華郵政看好台債後市,9月單月砸下逾200億元重金加碼,暌違三 個月之後再度奪下「買債王」寶座。今年前九個月,中華郵政已五度 拿下「買債王」,展現其資金雄厚、在債市「喊水會結凍」的實力。

  根據櫃買中心最新統計,9月債券買超排行榜,由單月買超208億元 的中華郵政奪冠,且大幅超前買超67億元、排名第二的元大銀行,兆 豐票券買超55億元拿下季軍。

  新光銀行與中華票券9月分別買超43億元與36億元,依序擠入前五 大。國際票券、華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兆豐銀行與玉山銀行,分 別買超20至34億元,名列買超前十。

  券商主管說,觀察9月買超前十大機構,僅中華郵政一家大手筆加 碼債券超過200億元,其餘金融機構仍秉持觀望態度,單月買債金額 均不到百億元。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華郵政在2月、3月、4月與6月 四度搶下「買債王」寶座,但今年6月加碼力道最大,單月買超金額 達292.98億元,至少為近四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今年7月與8月,「買債王」寶座易主,分別由中國信託銀行與元大 銀行擔綱,直到9月,美國聯準會重返降息之路,「綠巨人」也重返 債市、大手筆敲進逾200億元的債券。

  今年前九個月,中華郵政已拿下五個月的「買債王」,展現其資金 雄厚、在債市「喊水會結凍」的實力,「綠巨人」封號實至名歸。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以交易為主要目的的證券商,仍是債券賣超主 力。凱基證券9月賣超342億元奪冠,元大證券、統一證券分別賣超2 81億元與211億元,為賣超亞軍與季軍,永豐金證券賣超189億元,排 名第四。

  放眼9月賣超前十大機構裡,僅中國信託與國泰世華兩家銀行,單 月賣超186與138億元,為賣超第五、第六大。

  券商主管推測,銀行賣債很可能是獲利了結、入袋為安。至於富邦 證券、元富證券與國泰證券單月賣超61至85億元,排名第八至第十。

6 中華郵政 樂齡大學辦防詐公益講座 摘錄工商C5版 2025-10-03

  提升高齡長者對金融保險的正確認知與防詐意識,中華郵政與台灣 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及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合作,於10月1日在南臺科 技大學樂齡大學舉辦「114年金融保險知識暨防詐宣導公益講座」, 講座以生活化案例出發,帶領民眾認識實用的金融與保險觀念,並學 習辨識常見詐騙手法。

  中華郵政協理簡詠涵表示,詐騙手法日新月異,唯有提升金融素養 與風險意識,方能守護財產安全。中華郵政秉持普惠金融精神,善用 全臺郵局據點深入社區、校園,乃至偏鄉、離島等地區,持續推動風 險管理與識詐教育,縮減城鄉差距,以提升民眾對詐騙的警覺性,守 護自身財產安全。

  自113年起,中華郵政舉辦115場金融保險暨防詐公益講座,超過5 ,800位民眾熱情參與,涵蓋新住民、原住民、高齡者與青年學子等多 元族群。透過互動式教學與貼近日常生活的案例,增進民眾對金融商 品的理解,也讓民眾了解完善保險規劃對家庭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中華郵政長期投入公益活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今年再度榮獲保 險信望愛獎「最佳社會責任獎」肯定,展現專業與同理心落實公平待 客、並致力金融友善服務。中華郵政將持續善用全臺營業據點,把「 金融知識零距離」的理念落實全國,促進知識平權與資源均衡,實踐 普惠金融的服務精神。
7 推廣國產驗證農產品 滿額抽好禮 摘錄經濟A 14 2025-09-23
為推廣國產優質驗證農產品,農業部農糧署日前臺北希望廣場舉辦「國產驗證安心GO蔬活好禮開心抽」開跑發表會,宣布自9月至12月串聯全臺舉辦一系列熱鬧又好康的推廣活動,包括發票登錄抽獎、市集展售及食農教育等多元形式,鼓勵民眾踴躍選購國產驗證等國產農、漁及畜產品,共同支持安全、安心、可溯源的優質農產品。

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謝明達表示,中衛中心扮演農業部堅實夥伴角色,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大眾更直觀地認識「國產驗證」的價值與意義。期盼藉由活動帶動全民關注,讓「安心驗證、永續農業」成為國人日常消費的重要選擇。

此次活動由農糧署協調通路端的合作與資源整合,攜手無印良品、家樂福、楓康超市、全家便利商店、美夢成真GCI在地好物市集、i郵購、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及city'super通路,透過聯合行銷、抽獎活動及食農教育體驗,吸引更多消費者認識並支持產銷履歷驗證國產農產品。

活動期間凡於合作通路購買產銷履歷農產品,單筆滿200元並完成發票登錄,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iPhone 16及一季產銷履歷蔬菜箱及通路禮券等多項豐富好禮,壓軸「發票登錄直播抽獎」將於12月12日舉行。
8 樺加沙颱風來襲 中華郵政啟動快速理賠 摘錄工商A6版 2025-09-23
因應樺加沙颱風來襲,中華郵政22日宣布提供快速理賠、相關保全 和房貸戶關懷措施。

  中華郵政表示,因颱風不幸罹難之保戶,受益人檢具證明可先領取 基本保額理賠款;此外,若因存款不足無法轉帳扣繳保險費者,也可 檢附受災證明文件申請再延長三個月寬限期;另外,中華郵政也提供 颱風受災房貸戶可申請一年寬限期,寬限期間只付利息免還本金等措 施。

  在勞雇權益方面,勞動部表示,縣市首長宣布停班停課後,勞工可 依要點規定不出勤,且雇主不得視為曠工、遲到或以其他假別處理, 也不得要求補行工作、扣發全勤獎金、解僱或其他不利處分。如勞工 經同意出勤,雇主應提供通勤協助,包括必要時支付計程車費用。

  勞動部指出,天災期間非必要不得要求勞工上班,若上下班途中因 強風豪雨或路樹倒塌等發生受傷,雇主須承擔通勤職災相關法定義務 。雇主出於營業需求要求出勤時,勞工因安全改搭計程車的費用也應 由雇主負擔。

  受颱風影響,22日陸海空交通也多所異動。台鐵南迴線各級列車停 駛,其餘路線正常行駛;海運方面,基隆-馬祖等13航線,共88航次 停航;空運方面,立榮及華信航空花東航班全日取消,午後往返離島 航班也全數取消。民航局統計,截至22日18時,國內線共取消146架 次,國際暨兩岸航線取消16架次。此外,虎航、華航22至24日也有部 分國際航班取消或延後。

  因應颱風,中華郵政公司提供放寬、加速理賠服務,其中,房貸戶 關懷措施方面,中華郵政公司表示,自本次災害發生日起三個月內, 受災房貸戶可申請一年寬限期,寬限期間只付利息免還本金。此外, 受災戶若符合中華郵政公司相關規定者,自災害發生日起算三個月內 可申請小額修繕房屋貸款,借款額度為新台幣20萬元至50萬元。

9 中華郵政 深化高齡友善服務 摘錄工商C4版 2025-09-15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及醫療水準進步,中華郵政為因應人口結構變遷 ,提供高齡顧客更貼心的金融服務,於9月至11月在全國各地郵局陸 續舉辦高齡模擬體驗訓練課程。

  課程設計結合模擬裝備,讓學員親身體驗高齡者的身心限制,包括 行動不便、視力與聽力退化等挑戰,從而更能理解「愛老、敬老」的 服務精神。

  此外,亦於員工基礎教育訓練中新增「高齡保戶權益保障」及「金 融友善服務」課程,藉此提升同仁對於高齡族群的理解與服務品質。

  多年來,中華郵政秉持「在地關懷、普惠金融」的精神,除持續舉 辦防詐講座、健康宣導與地方合作課程外,透過企業社會責任行動, 長期關懷偏鄉長者與弱勢族群,並致力於打造高齡友善專區,改善郵 局臨櫃及數位金融的便利性與無障礙環境。

  中華郵政長期深耕在地公益,致力守護銀髮族群的身心健康與金融 安全,於今年再次榮獲保險信望愛獎「最佳社會責任獎」肯定,未來 將持續秉持專業與溫暖的態度,落實公平待客理念,積極推動高齡友 善服務,與全民共創安心美好的生活。
10 繳稅+旅遊 7月刷卡單月新高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2
  金管會公布7月國人信用卡簽帳金額約6,533億元、創史上單月新高 ,更是首次單月刷破6,000億元,且較6月的3,937億元增加約2,596億 元、月增65.94%。

  對於國人刷卡大增,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分析,主要是今年 的綜合所得稅延至7月入帳,加上暑假旅遊消費旺季的疊加效應,因 此出現單月史上新高紀錄。單看綜所稅的刷卡金額,去年信用卡繳納 綜所稅的金額約2,099億元,入帳為6月,今年信用卡繳納綜所稅的金 額約2,185億元,入帳為7月,增加約86億元,年成長約4.1%。

  王允中說明,今年前七月刷卡金額達2兆9,031.39億元,年增5.86 %,也創史上前七月的同期新高,主要原因即是綜所稅的加持。若以 目前的成長趨勢強勁下,今年全年的刷卡金額,預期將可超越去年的 4兆6,856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整體來看,截至7月底止,共計有32 家信用卡發卡機構,總流通卡數約5,995萬張,較6月底5,987萬張, 小增8萬張。總有效卡數約3,986萬張,較6月底約為3,962萬張,小增 24萬張。

  電子支付方面,截至7月底止共有九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及20家兼 營電子支付機構,包含銀行及中華郵政股。儲值卡(原電子票證)部 分,總流通卡數約1億9,597萬張,較6月底約1億9,492萬張,增加約 105萬張;7月消費卡數約1,351萬張,較6月份約1,356萬張,減少約 5萬張;7月消費金額約65.9億元,較6月份64.1億元,增加約1.8億元 。

  電子支付帳戶部分,總使用者人數約3,362萬人,較6月底約為3,3 13萬人,增加約49萬人;7月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約207.3億元 ,較6月204.3億元增加約3億元。
11 加碼台債107.11億 元大銀行8月奪債券買超王 摘錄工商A 12 2025-09-09
  櫃買中心公布最新債券買賣超統計,元大銀行8月大舉加碼台債10 7.11億元,奪下債券買超王,同時也是唯一一家8月單月買超逾百億 元的金融機構。相較於元大銀行的大手筆,「綠巨人」中華郵政僅小 買40.15億元、滑落第五。

  券商主管表示,7月台債殖利率狹幅震盪,以10年期公債而言,約 介於1.39%~1.44%區間波動,除元大銀行,多數金融機構對債市持 觀望態度,單月買超金額排行第二至第五名的金融機構,買超金額僅 在40億~50億元。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8月加碼台債的前五名金融機構,依序為元大 銀行、兆豐票券、玉山銀行、華南銀行與中華郵政,其中又以元大銀 行最為積極,單月買超107.11億元;「老三票」之一的兆豐票券,8 月買超台債48.52億元,排名第二;玉山銀行買超48.40億元拿下季軍 ;華南銀行買超45.75億元,超前「綠巨人」中華郵政的40.15億元。

  前十大買超機構還包括國際票券、合庫票券、新光銀行、法國巴黎 銀行與兆豐銀行,單月買超金額7.01億元~15.99億元。

  資深債券商主管說,自今年7月開始,一直到8月,買超金融機構前 十大裡出現不少票券商,票券商雖然經營規模不如銀行,但對固定收 益商品的利率走勢相當敏感,著眼美國聯準會9月有機會重啟降息, 台債也可能跟隨國際債市走出新一波多頭行情,幾家票券商便提前在 第三季的7、8月進場布局。

  8月債券賣超前五大金融機構,依序為富邦證券、中信銀行、凱基 證券、元大證券與元富證券,中信為前五大賣超機構裡唯一的銀行。 券商主管分析,中信銀提前出脫台債部位,很可能是獲利了結、入袋 為安。
12 銀行找中華郵政調頭寸 綠巨人賺一筆 摘錄工商A4版 2025-09-02
 避免民眾排不到房貸,政府希望各大行庫開大房貸水龍頭,觀察公 股銀房貸現仍多持續排隊中,主要是房貸申請案量仍大,為符合銀行 法第72條之2比率,並配合中央銀行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多數銀行 需要等到有還款,才有額度撥款。公股銀高層表示,房貸承作速度快 慢,客戶準備資料是否齊全也是關鍵原因,同時銀行為籌措存款,得 和中華郵政調頭寸,也讓「綠巨人」賺到機會財。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日針對銀行法第72條之2有無可能鬆綁表示,會 適度做政策檢討。據了解,這個議題在銀行局召集會議中並無特別討 論,各銀行主要透過吸收存款來減緩銀行法第72條之2限制。

  銀行法第72條之2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比重中,最新7月數字來 看,沒有任何一家超過29%;28%以上、未滿29%共有3家;27%以 上、未滿28%共有7家。也就是超過28%的家數僅有3家,各家仍有部 分空間可承作房貸。

  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方面,央行有兩種規定,一是不得高於40%,目 前有2家公股銀仍在40%以上;二是各銀行去年與央行約定的目標, 各公股銀亦多未達標。據悉,多家公股銀已陸續被央行找去「喝咖啡 」,但因公股銀背負新青安、政策性貸款任務,央行態度並沒有非常 強硬,僅是道德勸說。

  受限銀行法第72條之2條的三成上限,不少額度瀕臨滿水位的銀行 ,要把銀行存款「分母」做大、才有承作房貸「分子」空間。銀行主 管說,為籌措存款,銀行得和中華郵政調頭寸,利率高達1.715%, 這是銀行的資金成本,新青安房貸前兩年利率只有1.775%,加上作 業成本與提存準備金,根本在做虧本生意。就是中華郵政意外賺到一 筆機會財。

  銀行主管說明:「因為存款沒有進來,只好先排隊撥款、把房貸水 龍頭關小一點,否則若承作額度超過法令上限,銀行就會挨罰。」還 有部分民營銀行趁著這波房貸荒,開出逾3%的房貸利率,讓急於申 請房貸的民眾苦吞高「利」,直呼這年頭買房好難。

  公股銀高層強調,承作房貸絕對會以新青安及一般首購為主,換屋 族也會收,但依央行規定,換屋族申貸房貸前必須簽切結書,承諾一 年內賣掉原屋,過去基本上沒問題,但近來房市景氣不佳,未來要在 一年內賣屋可能有難度。
13 壽險上半年 八家虧損 摘錄經濟A5版 2025-08-30
21家壽險半年報昨(29)日全數出爐,由於新台幣匯率4、5 月出現暴力升值,強升逾10%,使得國內壽險業面臨鉅額匯損,也造成獲利、淨值大幅衰退,但在金管會祭出暫行措施,業者可釋出責任準備金轉入損益或充實外匯準備金後,出現轉機。今年上半年21家壽險中,剩下八家虧損,其餘皆獲利,稅後合計賺177.71億元。

壽險業上半年遭遇匯兌風暴,加上原先避險無論是透過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DF)避險策略,還是採取換匯交易(FX SWAP)都將增加成本,且如今NDF成本一度大漲,甚至高於報酬率,導致壽險業遲遲下不了手,因此反映在損益上。但金管會為了助力壽險業度過難關,允許壽險業可將特定保單多提存的準備金釋出,上限為40%,自選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或列入稅前盈餘。

根據各家壽險半年報,21家壽險中,剩下八家虧損其餘皆獲利,稅後合計賺177.7億元,去年底稅後純益2,992.64億元。上半年八家虧損壽險分別是臺銀、新光、三商美邦、宏泰、中華郵政、合作金庫、全球、安達人壽。

除此之外,壽險業為拚盡全力搶救獲利,亦大量出售股票實現資本利得,因此儘管上半年獲利,但壽險業其他綜合損益從去年底的134.04億元,到今年上半年為-4,025.23億元。

壽險近年手中股債未實現全看美債臉色,但新台幣兌美元急速升值,讓滿手美債等海外資產的壽險業壓力不小,至去年底壽險業在OCI下的債券與覆蓋法下的股票基金等未實現損失為2,378.5億元,在今年上半年未實現損失擴大至6,416.3億元。

另外,據金管會統計至8月28日止,共核准11家壽險業釋出3,072.2億元責任準備金,其中凱基壽、台壽兩家7月共釋出責準金385.3億元全數轉入外價金中,以抵禦匯損。
14 中華郵政去年阻詐逾9.1億 獲表揚 摘錄工商C4版 2025-08-18
 中華郵政為維護金融秩序及強化反詐宣導,提出基層櫃檯同仁積極 落實臨櫃關懷提問,減少民眾財產損失,防制詐騙績效斐然,113年 度通知警方到場協助成功阻詐案件共2,112件,金額達新臺幣9億1,7 13萬餘元。

  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於8月13日舉辦「114年金融 科技阻詐高峰會」,會中表揚預警中心查緝有功人員及全國十位臨櫃 攔阻績優金融從業人員,中華郵政總經理江瑞堂及績優人員江伯凰代 表接受頒獎,中華郵政積極配合臺北地檢署專案調查作業,設置聯繫 窗口,調度總公司與各地郵局,迅速提供查調資料,展現支持司法與 維護金融秩序之決心,江伯凰113年成功攔阻詐騙案件共七件、總金 額約新臺幣401萬餘元,其中曾遇客戶臨櫃辦理定期存款解約160萬元 ,聲稱欲向好朋友買房,經其積極關懷,並進一步提問客戶購屋地點 及相關細節,客戶卻說詞含糊,江伯凰經客戶同意查看其手機LINE對 話訊息時,發覺其中對話均為私募基金相關訊息,隨即協請主管通知 警方到場關懷,成功攔阻遭詐款項。

  中華郵政為深化防詐作為,自95年起設立「專責單位」、訂定「預 警指標」及建立資訊系統輔助清查存款帳戶異常交易機制,每日由專 人進行查核研判,透過完善的員工教育訓練及加強臨櫃關懷提問,以 防堵金融詐騙事件發生,未來會繼續秉持「為民服務」的精神,竭盡 善良管理人責任,為防制詐騙盡一份心力。
15 台債7月買超排行 中信銀奪冠 摘錄工商A 11 2025-08-14
 據櫃買中心公布最新統計,7月台債買超排行,由中信銀行買超89 .35億元奪冠,其州是元大銀行買超63.24億元,外商滙豐 (台灣)買超41.54億元排第三,「老三票」之一的兆豐票券買超26 .51億元拿第四,「綠巨人」中華郵政縮手僅買超26.21億元、滑落第 五。

  券商主管表示,近期國內債市迎來大多頭行情,近三個月來10年期 主流公債利率一路下挫,5月中利率還高掛在1.6%,13日已滑落至1 .37%,跌幅達0.2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前三個月買進公債的金融 機構,將有一筆豐厚的資本利得可賺。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7月大買台債的前五名金融機構,依序為中信 銀、元大銀、滙豐(台灣)銀行、兆豐票券、中華郵政, 意外奪冠的中信銀單月買超金額89.35億元,仍未達百億元以上水準 ;元大銀單月買超台債63.24億元,排名第二,滙豐(台 灣)銀行買超41.54億元拿下季軍,為7月買債最積極的外銀;兆豐票 券買超26.51億元,超前「綠巨人」中華郵政的26.21億元。

  前十大買超機構還包括第一銀行、中華票券、國際票券、萬通票券 與花旗(台灣)銀行,買超金額9.45億元~23.28億元。

  資深債券商主管說,7月買超金融機構前十大裡,有四家都是票券 商,顯示票券商雖然經營規模不如銀行,但對固定收益商品的利率走 勢相當敏感,著眼美國聯準會9月有機會重啟降息,台債也可能跟隨 國際債市走出新一波多頭行情,才會有志一同、提前在7月進場布局 。
16 中華郵政 最佳社會責任獎常客 摘錄經濟A A6 2025-08-06


中華郵政公司長期深耕在地、投入多項社會公益活動,今年再次榮獲保險信望愛獎「最佳社會責任獎」殊榮,由協理簡詠涵代表出席領獎,展現企業持續推動公益、守護社會的堅定承諾。

作為全民信賴的國營企業,中華郵政公司秉持「安心、信賴」的核心價值,透過遍布全臺的郵局據點,提供便捷的保險服務,並發揮通路綿密優勢,深入各鄉鎮、偏鄉及離島積極推動微型保險、小額終老保險等政策性保險,協助國人獲得基本保險保障,同時更關心在地需求,持續舉辦物資捐贈、捐血、淨山淨灘、樂齡運動、保戶子女獎學金、郵愛童心、與壽險交流座談會等公益活動,讓善的力量在社區中扎根、循環。

近年來,中華郵政公司更關注偏鄉與弱勢族群的金融教育權益及財產安全,攜手財團法人保發中心及各地警察單位,共同舉辦金融保險知識暨防詐宣導講座,自113年至114年6月累計辦理99場,參加人數達5,069人次,幫助民眾提升風險意識與防詐保護力。同時推動「郵遞幸福 關懷列車」物資捐贈活動,將愛傳遞給弱勢家庭、偏鄉學童、身心障礙族群等需要的地方,用實際行動陪伴每一位需要關懷的人,落實「郵愛無礙,關懷一直在」之理念。

中華郵政公司自1896年創建至今,走過雙甲子,跨越3世紀,始終是人民最親切的好厝邊,連續多年獲頒保險信望愛獎「最佳社會責任獎」,持續落實公平待客理念,提供溫暖親切的保險服務,發揮企業影響力,為臺灣社會注入更多愛的正能量。
17 ATM提款額調降 彭金隆:打詐勿去風險化 摘錄工商A6版 2025-08-01
  國內七家銀行加上中華郵政近日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額,多位 立委於7月31日財委會提及因銀行下調提款限額及凍結「久未往來戶 」而接獲許多民眾陳情,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答詢時表示,下調提領限 額非全面措施,也已向金融機構提醒應避免一刀切的「去風險化」作 法,同時將於一個月內研議出「久未往來戶」的定義及相關應對機制 ,在打詐和便民之間取得平衡。

  為加強打詐與防詐,截至目前已有臺銀、兆豐銀、合庫銀、彰銀、 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台新銀和中華郵政等陸續宣布調降ATM提領限 額。針對數位存款帳戶風險控管問題,彭金隆指出,現代人大量仰賴 數位工具,金融機構的職責就是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而第三類數位 存款帳戶開戶方式因KYC相對簡便,因此容易被詐團利用,但金管會 並無要求銀行降低ATM提領金額上限。

  根據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國銀數位存款帳戶的開戶數高 達2,558.53萬戶,相較於去年底的2,446.35萬戶,季增率達到4.59% 。

  彭金隆指出,近期各家銀行針對ATM交易採取不同控管策略,是因 應詐騙風險所作的調整,希望銀行持續強化阻詐與防詐功能,對於銀 行而言,有阻詐壓力又需兼顧民眾的金融服務使用權益較兩難,不過 已多次與銀行溝通,提醒不要用「一刀切」的方式解決打詐問題,而 是應強化辨識能力,精準針對高風險對象進行控管,且在已經沒有所 謂高風險的時候移除該限制,讓受影響民眾可恢復正常使用。

  另有民眾向立委反應,久未使用的帳戶被凍結不能使用,主因是銀 行擔心其成為詐騙破口而採行的防詐措施,針對銀行認定所謂的「久 未往來戶」之定義,彭金隆回應,金管會將與銀行公會研議「久未往 來戶」的合理定義與對應機制,並於一個月內提出研議方向。對於打 詐行動所做的風險控管,各銀行內規不一,若銀行在凍結前能夠提前 通知客戶,更有助保障存款人權益,也是較周延的作法。

  對警示帳戶管理方面,彭金隆說明,金管會日前已經將警示帳戶觀 察指標不合格的銀行名單是否公布的遊戲規則訂出來,但目的不在懲 罰,主要是藉此激勵銀行改善,也希望銀行都不要被公布,而是盡快 脫離名單。目前警示帳戶的成長率已下降,顯示金融機構在提升識別 與通報能力方面已有初步成效。
18 資金充沛 中華郵政6月狂買台債 摘錄工商A4版 2025-07-29
 握有雄厚資金、在債市有「綠巨人」封號的中華郵政,今年6月砸 下292.98億元重金加碼台債,重返「買債王」寶座;統計今年上半年 的六個月內,中華郵政共四度拿下買債冠軍。券商主管說,中華郵政 6月大買債,是為了去化手頭的餘裕資金。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6月,買超債券前五大金融機構,依序為 中華郵政、中國信託銀行、渣打銀行、第一銀行與元大銀行;其中, 中華郵政罕見大手筆斥資292.98億元加碼台債,顯示具有旺盛的補券 與去化資金需求。

  另外,中國信託銀行、渣打銀行、第一銀行與元大銀行,6月分別 加碼台債58.96億元、49.68億元、35.98億元與34.9億元;這四家排 名第二至第四名的金融機構,6月合計買超台債近180億元,僅有中華 郵政一家的6成水準。

  櫃買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華郵政在2月、3月、4月與6月 四度搶下「買債王」寶座,但今年6月加碼力道最大,單月買超金額 達292.98億元,至少為近四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在賣超機構方面,證券龍頭元大證券6月賣超台債117億元、蟬聯賣 超冠軍;比較特別的是有債市「小金人」之稱的農業金庫,6月與「 綠巨人」中華郵政對作、賣超台債101.78億元,拋售規模緊追元大證 券身後。

  另外,6月賣超前五大機構依序為富邦證券、元富證券與凱基證券 ,單月賣超債券的金額分別為93.52億元、90.39億元和79.45億元。

19 銀行砍ATM提款額 被盯上 摘錄經濟A 10 2025-07-24


今年起已有七家銀行大砍數存戶以金融卡在ATM提款額度,又以中信銀和兆豐銀第三類數存戶(數三戶)每天只能領1萬元最低引關注,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昨(23)日說,銀行控管風險需兼顧比例原則、衡平考量,「不希望看到銀行以去風險化處理」。

這七家業者包括中華郵政、兆豐銀、臺銀、中信銀、合庫銀、彰銀,以及台新銀昨公告9月23日起,全面下調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據了解,後續還有多家銀行準備跟進。

目前各家銀行數存戶與實體帳戶的ATM提款額度,幾乎都是一樣,例如實體帳戶金融卡每日可在ATM提款12萬或15萬元,數存戶也是相同。

但數存戶警示帳戶比例節節攀升,為嚴控警示戶,各銀行紛紛揮下大刀,從數存戶ATM提款額度開鍘。

若以每日提款額度來看,中華郵政、合庫都從15萬元,調降到10萬元(實體與數存同降),台新銀數三帳戶也降到10萬元,臺銀數三帳戶砍到8萬元,彰銀數位戶降到5萬元,兆豐和中信銀數存戶最低,提領額只剩下1萬元。

這樣激烈的「去風險化」引發市場關注。王允中昨說,法規並未規定各銀行ATM提款限額,都由各銀行自行風險評估。

各銀行近期陸續大砍ATM提款限額,主要考量風險評估、帳戶屬性等,但金管會希望各銀行採取風險控管措施,需兼顧比例原則,衡平考量服務便利性與安全性,不希望看到銀行去風險化方式處理。

目前數位存款帳戶依開戶的身分驗證強度,分三類。第一類(稱數一)是指全新客戶以自然人憑證搭配視訊、或實體帳戶線上開新戶。

第二類(稱數二)是既有客戶以原先存款帳戶或信用卡驗證開新戶;第三類(稱數三)是以其他銀行存款帳戶線上開戶,身分驗證強度最弱,也讓各銀行從這裡開始開刀。
20 稅單寄存郵局 視同送達 摘錄經濟A 13 2025-07-16


沒收到稅單就不需要繳稅嗎?台中稅務局提醒民眾,稅單採掛號寄送,若未領回被郵差寄存於郵局,即便未實際收到,也一樣視為已送達,若未在期限內繳納,不僅會被加徵滯納金,還可能遭到移送強制執行。

舉例來說,近期有民眾阿華(化名)到稅務局表示,他完全沒收到使用牌照稅7,120元的稅單,卻突然收到來自行政執行署的「傳繳通知書」,要求他繳清稅金與滯納金總共7,832元。

經查才發現,原來稅單當時已以雙掛號方式寄出,但他未在家收件,稅單被寄存於郵局,而他也未前往領取,導致未繳納、遭罰款並被移送。

稅務局說明,稅單會以雙掛號寄送至戶籍地址,如果收件人不在家,郵差會將稅單寄存於郵局,並張貼送達通知書於住戶門口或放置信箱,提醒民眾領件,這在法律上稱為「寄存送達」,一旦寄存完成,就算民眾沒有實際領到,也已經視為送達,繳稅期限依然生效。
 
第 1 頁/ 共 5 頁 共( 83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