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莊雅晴 做績效 更要做信任 |
摘錄經濟B5版 |
2025-08-21 |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聯邦投信總經理莊雅晴以「信任、專業、創新」為核心價值,持續引領團隊穩健前行。2025年,聯邦投信設定三大目標:擴大資產管理規模、深化ETF產品布局、打造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全方位基金平台,致力於成為投資人最值得信賴的資產管理夥伴。
投資觸角 遍及國內外
聯邦投信是聯邦銀行(2838)旗下的子公司,長期以來致力於提供投資人多元的投資產品。莊雅晴表示,聯邦的「共同基金」投資觸角遍及國內及國外。配合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於2020年9月17日創立「聯邦私募股權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少數投信轉投資私募股權公司的業者之一。
聯邦私募股權成立後,兩年內即完成三次募集,成立「聯邦綠能」、「聯邦一號綠能」等產品,截至2024年底資產管理規模達26.3億元。
展望未來,將擴展產品線,響應政府號召,投資目標擴大至國內基礎建設,為銀行財管2.0、高雄亞灣資產管理專區之客戶與保險業創造更多投資契機。
聯邦投信也在綠色金融上積極布局,於2021年10月推出「聯邦低碳目標多重資產基金」,為市場上首檔以低碳為投資核心的多重資產產品,採用碳排放篩選與ESG評級方式,搭配股債靈活配置策略,協助投資人參與綠色轉型、掌握永續商機。該基金是公司實踐永續金融的重要起點。
2025年,聯邦投信成功推出「聯邦台灣精彩50 ETF(009804)」,不僅體現公司對台灣產業長期發展的信心,更是正式進軍被動式投資市場的重要里程碑。
莊雅晴表示,「ETF是我們轉型的重要起點,未來我們將聚焦特色主題ETF,以創新思維滿足不同世代投資人的需求。此次產品發行挑戰重重,但在集團、金管會、證交所與台指公司的支持下,聯邦投信團隊成功克服困難,於4月16日順利掛牌上市。」
管理風格上,莊雅晴強調「以人為本、敏捷應變、追求卓越」。她認為,領導的本質不是控制,而是激發潛能。角色是賦能團隊、定義方向、排除障礙。
聯邦投信積極建立開放、共學、共好的文化,重視溝通與協作。她堅信「我們不只是做績效,更是做信任」,唯有重視人才,才能創造資產管理的長期價值。
談及中小型投信如何突圍,她分析,雖然資源不如大型業者,但決策彈性大、創新速度快,正是生存優勢。她觀察到,台灣投資人心態已從「追報酬」轉向「控風險、重配置」。
資產管理 聚焦三策略
主動與被動投資策略並非對立,而是互補,聯邦將持續開發兼顧收益與風險控制的基金組合,並結合數位工具強化分眾行銷與投資教育。同時,也將善用集團資源(如聯邦銀行、萊爾富等),讓基金與日常金融生活結合,創造更多接觸與參與的機會。
展望今年,聯邦投信將持續聚焦三大核心策略:第一,推出多元資產產品組合:包括收益型債券基金、主題型ETF、退休理財專屬商品與境外基金總代理業務,同時強化現有表現穩健的產品,如聯邦民生基礎建設股票入息基金,藉由布局能源、公用事業與通訊等防禦型資產,幫助投資人應對高波動環境。
第二,建構高資產客戶平台:擴大私募股權基金規模,並引進具特殊性質的境外基金,滿足高淨值客戶在資產配置、風險分散與財富傳承的深層需求。
第三,整合集團資源,跨業共創價值:結合聯邦銀行、萊爾富等集團通路,推動「基金生活化」,讓理財成為投資人日常接觸、簡單理解、願意參與的選擇。
莊雅晴強調,資產管理的本質,是要對投資人託付的資金負責。而這份責任,使我們秉持嚴謹精神,認真管理好客戶交付的每一塊錢。
此外,團隊只要對專業不斷精進、對市場保持敏銳並且全心投入,就能實現為客戶累積中長期資產增長的願景,帶領聯邦投信在激烈競爭中穩健前行,走出屬於自己的節奏與價值。
|
2 |
投等債基金 攻守兼備 |
摘錄經濟B2版 |
2025-08-20 |
全球及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近三個月績效表現亮眼,前十強均漲逾3%,法人指出,降息預期升溫下,資金積極湧入債市。其中,投資級企業債表現亮眼,主要著眼於降息循環下納入投等債,將是收益與分散風險兼具的配置。
根據CMoney統計至15日,觀察367檔全球型及美國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近三個月以來前十強表現,其中包括:元大10年以上投資級企業債券、第一金美國100大企業債券、PGIM保德信美國投資級企業債券等,績效皆達3%以上,尤以投資級企業債表現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9月降息預期大幅升溫,風險債走揚。根據美銀引述EPFR統計顯示,統計自本月7日至13日止近一周的固定收益資金流入,投資級企業債以淨流入105億美元居冠。聯邦投信行銷產品協理何彥樟分析,美國7月CPI年增率2.7%,低於預期,但核心CPI仍達3.1%,提升降息預期。
另外,PPI年增率升至3.3%,創三年新高,反映批發端價格壓力上行。市場原預期9月降息兩碼,但在數據影響下,轉向押注9、10月各降一碼。整體而言,市場對降息方向仍具共識,長短天期殖利率仍偏震盪下行,但須持續關注勞動力與消費數據,以研判聯準會政策步調。
PGIM保德信美國投資級企業債基金經理人張世民表示,美投資等級債的信用利差持續隨著風險性資產回升而收窄,惟目前信用利差已來到歷史相對低檔,再收斂空間相對有限,不過供給面出現短缺將是背後支持的一大利多因素;其中金融業將受惠金融法規監管鬆綁,是市場聚焦的產業之一。
張世民指出,雖然聯準會後續降息幅度仍因關稅影響出現雜音,但可確定降息趨勢不變,從歷史資料可發現,只要降息循環持續,往往會帶動公債殖利率持續下行,中期美債利率仍有下行空間,創造債券資本利得的機會。
|
3 |
錢進美股基金 賺AI財 |
摘錄經濟B3版 |
2025-08-20 |
美股在企業財報普遍優於預期、與降息預期升溫的帶動下持續走強,市場資金積極湧入科技與AI相關類股。不過,法人提醒,近期仍受到關稅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牽動,投資情緒持續波動,可利用短線震盪逢低布局。
根據統計至15日,近一個月美股基金表現佳,包括:富蘭克林高科技、柏瑞環球基金-柏瑞美國大型資本研究增值、貝萊德美國靈活股票、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投資系列-創新科技、安聯美國多元投資風格股票、駿利亨德森美國價值中小、安盛投資管理美國股票等基金,績效達6.5%以上。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在川普政府積極推動親商政策下,對於嗅覺敏銳的企業,特別是製造商或出口商而言將非常有利。
首先,《大而美法案》減稅項目有望在秋季開始發酵並支撐消費支出,第二,《大而美法案》的投資獎勵也會刺激企業加碼投資美國,搭配「放鬆監管」措施,將加速企業赴美投資的審核流程,讓企業能更快回收投資成本。
第三,川普政府陸續與多國談定貿易協議,其中包含美國商品出口至日本、韓國、歐洲、部分東南亞國家免關稅,這使美國企業具備獨特優勢,若再加上第四點的弱勢美元,將進一步提高美國商品出口競爭力。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表示,第3季市場主流仍是AI相關族群,ASIC及GPU族群都有基本面支撐,只要營收獲利動能未轉弱,仍將吸引資金目光,此外,也可留意下一季或明年有成長動能,如IP、ASIC族群短期逆風但明年營收動能佳。
聯邦投信補充,美國7月CPI年增率持平於2.7%,低於預期,通膨趨勢逐步緩和,但核心CPI仍具黏性。財政部長呼籲9月降息0.5%,推升市場降息預期,股市迅速出現「V型反彈」。
另外,投資人對經濟軟著陸信心提升,市場焦點轉向三大變數:就業市場是否持續降溫、能源價格走勢,以及租金與服務類價格是否在年底降溫,將左右通膨與股市後續表現。
|
4 |
13檔台股ETF人氣旺 |
摘錄經濟B2版 |
2025-07-22 |
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7月18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檔數已有75檔,上周大盤指數來到波段高點,台股ETF因受逢高調節使得受益人數略減,上周減少8,092人,總人數來到11,241,066人,但有13檔台股ETF檔受益人呈現周增、月增、年增且逆勢創高。
整體來看,高息型、市值型、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主動式台股ETF已有五檔。受益人數增加的ETF中,群益投信有三檔上榜最多;元大、野村各有兩檔,統一、安聯、富蘭克林華美、聯邦、國泰及永豐則各有一檔上榜。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經理人謝明志表示,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持續強勁,根據央行預估台灣第2季經濟成長率(GDP) 概估值為5.5%,遠高於原先預測,可望創下五個季度來高點。
由於AI需求的帶動,台灣高科技半導體出口需求暢旺,企業的擴增投資大幅加,帶動除了生產出口成長之外,第1季資本形成實質成長14.72%,台股指數止步不前顯然不符合台灣經濟成長的現況。
中長期不看淡台股,因此若盤勢有回檔,投資人可分批逢低布局。
主動統一台股增長ETF基金經理人陳釧瑤表示,現階段投資策略採選股不選市,優先布局下半年訂單能見度較高且匯率影響較小族群。GB200/300下游組裝開始放量,看好AI供應鏈、AI PC/NB/手機受惠股、折疊手機及400G/800G交換器與光纖受惠供應鏈、彩色電子書/電子紙相關受惠廠商。目前正值台股除權息旺季,高殖利率股也具表現機會。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經理人林浩詳表示,隨著輝達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公司,輝達在AI領域的霸主地位愈加鞏固。
美股前十大企業中有七家與AI高度相關且市值大幅成長,顯示市場資金正向技術領導者集中,具備技術、資源與平台優勢的企業持續擴大領先差距,形成明顯的「AI巨頭壟斷」格局;台灣為全球AI最大供應鏈,激勵電子股上、中、下游同步轉強,其中以封測與PCB類股最為強勢,電子指數領先創下2月底以來新高,也帶動加權指數走揚,在AI剛性需求催化下,後續仍有高點可期。
|
5 |
13檔台股ETF 受益人逆勢創高 |
摘錄工商C1版 |
2025-07-22 |
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7月18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上周新增一檔主 動野村台灣50(00985A),使得總檔數來到75檔,但總受益人近一周 卻略減8,092人,總人數來到1,124萬人,今年來增加101.5萬人。
投信法人分析指出,上周大盤來到波段高點,台股ETF受益人也逢 高調節使得受益人略減,不過仍有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群益臺灣加權反1(00686R)、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國 泰臺灣加權正2(00663L)、元大台灣50(0050)、主動野村臺灣優 選(00980A)、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主動安聯台灣高息( 00984A)等13檔受益人呈現周增、月增、年增且逆勢創高。
整體來看,高息型、市值型、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維持配息 新高的00919表現出色連續上榜,五檔主動式台股ETF全數創新高;團 隊績效來看,群益投信旗下有三檔上榜最多,元大、野村各有兩檔上 榜居次,統一、安聯、富蘭克林華美、聯邦、國泰、永豐各有一檔上 榜。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經理人謝明志強調,高息資產具備 易漲抗跌的特性更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即是 台股高息ETF,中長期不看淡台股,因此若盤勢有回檔,可分批逢低 布局。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儘管目前關稅 的不確定性尚未完全排除,但根據市場預估,台股企業在2025年仍有 望維持雙位數的每股盈餘成長,且目前指數仍未超過去年高點,顯示 台股仍然具投資價值。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則認為,短期雖然需要留意漲多後的震盪風險, 但台股在基本面支撐與資金動能推升下,仍具中期上行空間,隨著企 業法說會以及半年報陸續揭露,市場可望回歸基本面主導行情。
|
6 |
主動式ETF競逐 安聯投信參戰 |
摘錄工商B2版 |
2025-05-20 |
主動式ETF大戰持續延燒,台股主動式基金霸主安聯投信也加入戰 局,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在19日取得金管會核准募集,為安 聯投信正式跨足ETF市場的第一檔標的,安聯投信目前為台股主動式 基金規模最大的投信,也是首家選擇以主動式ETF切入ETF發行市場並 且獲准募集的投信,根據統計,在台發行ETF的投信家數將新增至21 家。
保德信、聯邦、華南永昌等投信今年皆選擇以被動式的台股市值型 ETF加入發行市場,目前在台發行ETF的投信已高達20家,而19日核准 募集的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為第五檔獲准募集的台股主動式 ETF,第一檔為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已於5日掛牌,接下來是 本周22日將掛牌的群益台灣精選強棒主動式ETF、以及下周27日掛牌 的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而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則是首檔 聚焦「高股息」的主動式ETF。
安聯投信表示,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在設計上以「高息打 底、成長加值」作為訴求,以核心高股息股票作為收益基礎,再搭配 上具有成長潛力的個股,該基金目標致力於提供股息收入,並且追求 超額報酬的機會。股票標的偏好為國內市值高於100億元新台幣的標 的。
其中,「高股息」股票是指過去一年有發放現金股利的上市或上櫃 股票,且個股殖利率由高至低排序屬前二分之一者,以核心高股息策 略為投資人獲取持續且穩定股息收益;「具成長潛力」股票則是透過 多個子策略,篩選具成長性、價值性或具動能性的股票,以追求資本 增值機會。
|
7 |
基礎建設基金 抗震好手 |
摘錄經濟B3版 |
2025-05-09 |
美國關稅風險已侵蝕企業獲利能力,特別是工業、非必須消費等產業皆發布獲利預警。法人表示,反觀今年來基礎建設基金表現穩健,且具有防禦力,建議可納入投資組合、分散風險。
根據CMoney統計至6日,觀察基礎建設相關基金今年來績效表現,其中:野村全球基礎建設大未來、合庫全球核心基礎建設收益、富蘭克林華美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國泰全球基礎建設、永豐ESG全球數位基礎建設基金等,績效達10%以上,相較台股大盤跌10.9%,表現亮眼。
綜合野村基礎建設大未來基金經理人高君逸、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王翔慧觀點,企業獲利在局勢動盪下引發市場關注,而在人工智慧等長線前景加持下,估值合理的基礎建設板塊持續吸引資金流入,今年初以來績效表現佳。
綜觀全球公用事業表現,以歐洲公用事業今年來漲勢領先,除了資金從美國出走,歐洲公用事業與AI用電需求的連結度較低,以及歐美間的評價面調整等,都是帶動歐洲公用事業類股強於美國的主因。
王翔慧分析,歐洲公用事業具備評價面與政策支持,包括西班牙、德國、英國等針對公用事業相繼推出支持計畫,如新增發電項目、公用監管改革、延長核電機組使用、定價改革等。
至於數位基建方面,今年來AI類股受關稅訊息影響較深,短期也同步影響數位基建表現,然而四大雲端業者的資本支出計畫,透露了資料中心發展無虞,不論Meta、Google、Microsoft 、Amazon皆指出,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超過供應面,對於資料中心需求提供有利的順風因子。
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分析,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特別是基礎建設與公用事業類股,反而具備四大優勢:抗景氣波動的剛性需求、通膨調整機制、穩定現金流與規模經濟優勢。
因此,不僅報酬相對突出,風險調整後的投資效益亦表現優異,基礎建設類股在當前高關稅和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處於有利地位,也逐漸受到資產配置者的高度重視。
|
8 |
台股基金 長線帶勁 |
摘錄經濟B1版 |
2025-05-02 |
台股4月跌460點、跌幅2.2%,近一周則反彈3%。觀察台股基金表現,「近月抗跌、近周回升」反映資金信心回溫。法人表示,雖然短期市場波動加劇,但據歷史經驗顯示,掌握回檔後的台股基金適度布局,長線資產增值機會越大。
根據CMoney統計台股基金4月績效,呈現「近月抗跌、近周反彈」態勢,包括:國泰中小成長、群益馬拉松、兆豐國民、群益奧斯卡、摩根新興科技、街口台灣、野村優質、凱基台灣精五門、摩根中小、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等。
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指出,據彭博統計自1969年以來,台股曾有多達17次首季報酬率為負的情況,在此情況下會有12次「第2季至第4季」加總為正報酬。
值得注意的是,當第1季跌幅較深(如跌幅超過10%)時,後續三季(第2至第4季)的表現往往會令市場驚艷。
例如,2020年第1季台股大跌19.0%,但隨後在政策刺激與經濟復甦帶動下,後續三季大漲45.1%;1994年首季下跌13.5%,全年後段亦強勁回升33.0%;1977年首季重挫11.0%,後續三季同樣反彈32.5%。
綜合群益、街口投信提醒,市場近期受川普關稅政策震盪,川普盼透過關稅推動美國製造與地緣政治重塑。
雖政策引發資本市場擔憂經濟放緩與通膨風險,但隨美國與各國展開協商、AI需求持續增溫,台灣半導體與硬體產業鏈具長線競爭力。然而,經濟下修風險未除,惟關稅暫緩實施及年底前選舉推動經濟動能,台股有望震盪築底,年底仍有望反彈挑戰高點。
展望後市,野村投信進一步分析,台股基本面尚稱穩健,短線下跌風險已大幅降低,融資餘額大幅下修、籌碼面趨於乾淨,顯示大盤已來到相對底部。
目前正處於大漲大跌後的觀望整理期,半年線為初步支撐,若關稅談判取得進展,後續有望反彈挑戰季線。
中長期看,AI仍是全球產業主軸,台灣具備供應鏈及製造優勢,加上去年企業獲利創次高,今明兩年配息表現可期,投資人可採取「震盪階段防禦、高息因子打底,等待轉折切入AI」的雙階段策略因應。
|
9 |
多重資產基金 攻守兼備 |
摘錄經濟B3版 |
2025-04-16 |
近期受到美中貿易戰升溫、美國通膨預期反彈與市場流動性緊縮等多重因素影響,造成全球股債市混亂。法人建議,近期可將資金配置於多重資產型基金,分批逢低布局、分散風險。
根據CMoney統計至10日,觀察近一年多重資產基金績效表現,以亞洲、全球醫療、低碳、高息等相關多重資產基金,包括宏利亞洲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合庫全球醫療照護產業多重資產收益、凱基未來樂活多重資產等,績效分別達12.5%、13.9%、22.8%,表現穩健抗跌。
凱基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合庫2032目標日期多重資產收益、中國信託ESG金融收益多重資產、聯邦低碳目標多重資產、聯邦高息策略多重資產、宏利實質多重資產、瀚亞2030目標日期收益優化多重資產基金等,績效介於4.6%至8.4%,皆優於台股大盤。
凱基未來樂活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李怡勳表示,近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4.5%,反映市場對通膨與利率走向的擔憂,加上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市場預期第2季波動仍將延續。分散投資成控制風險與提升彈性的關鍵策略。
可採取布局分散的多元資產配置,不僅能在波動中守住防線,也能在市場廣度擴大、輪動加快時,同步參與多類資產的反彈契機。
近期部分類股評價已回落至具吸引力的水位,若後續市場信心回溫,有機會迎反彈;債券則偏好中短天期債,兼顧固定收益來源與控管利率波動風險,以利彈性應對市場變化。
聯邦投信表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已發布公告,更新有關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措施的最新指引,列出豁免的特定產品,包括電腦、智慧型手機及晶片都入列;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隨後表示,智慧型手機、電腦及部分電子產品將面臨個別關稅,半導體產品也可能在一個月內納入清單。接下來應留意本周川普將宣布半導體相關關稅措施。
|
10 |
聯邦投信首檔ETF 16日上市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04-15 |
臺灣證券交易所表示,臺灣ETF市場今年繼3月13日保德信投信新加 入發行ETF行列後,4月16日即將有今年第二家發行首檔ETF的聯邦投 信加入。由聯邦投信募集發行的聯邦台精彩50(009804)ETF(每股 發行價格10元),將於16日掛牌上市,並得辦理融資融券。
證交所表示,根據送件資料顯示,該檔ETF之標的指數為「富時臺 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其成分股涵蓋臺灣證券市 場中市值前50大之上市公司,代表藍籌股之績效表現。指數之成分股 於季度審核時設有權重上限,個別成分股權重不超過30%。
證交所表示,包含上述ETF,集中市場掛牌上市ETF將達181檔。國 內ETF商品種類日趨多元,追蹤標的涵蓋國內外各主要交易所證券、 債券及大宗商品等,便利投資人資產配置選擇,惟各類金融商品投資 均具有風險,投資前應審慎評估,建議投資人投資前應詳閱公開說明 書。
|
11 |
經濟將呈現倒V走勢 法人:台股本季營收將非常旺 |
摘錄工商A1版 |
2025-04-11 |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髮夾彎,將75國的對等關稅降至10%,為期90天 。據法人調查,川普驚天動地的政策大轉彎,未來90天台灣將催出金 額更龐大的外銷出口訂單,台股第二季營收將非常旺,上半年營收將 異常好,經濟將呈現倒V走勢。
川普原宣布4月9日起,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全球經濟一度陷 入如2020年疫情封城時,市場供需進入休克階段,所幸川普於美國時 間9日下午(台北時間10日凌晨)暫緩部份國家對等關稅90天,除中 國大陸,台商重要生產基地台灣、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度、印尼 等名列其中。
事關重大,中信投顧總經理陳豊丰、聯邦投信投資長吳裕良昨日一 整天調查上市櫃公司訊息,從消費性電子、成熟製程半導體、汽車零 組件、海運業者的上市櫃公司均傳好消息。當對等關稅降至10%重大 消息傳出,讓上市櫃公司的高層主管、業務主管、KEY IN客戶訂單安 排出貨行政助理等人仰馬翻,全員出動致電客戶確認定單,客戶一口 談定後,馬上著手出貨事宜,更要求趕快出貨,訂單甚至比4月初因 32%對等關稅宣布時取消的金額還高。
承攬業者也對法人透露,緩衝期僅有90天,客戶瘋狂搶櫃子,承攬 業者立刻漲價,海運業者會趁此調整價格,以利5月美國線換約價格 ,都有貨就趕快出,怕川普那一刻又變卦。
目前客戶會以美國西岸為靠港目的地,遠東到美西的航程最短,貨 櫃船最快10天抵達通過海關再轉鐵路,料美國線會再旺起來。因大陸 被排除在外,電子五哥原在大陸的生產線一個月前已陸續轉移回台, 把閒置產能塞滿或再另找新廠房,低階產線加速轉到泰國等地生產, 在陸台商產線會加速轉移陣地。
|
12 |
台灣50系列ETF 規模創高 |
摘錄經濟B1版 |
2025-03-27 |
不確定性因素壟罩,台股持續在年線下震盪,不過,逢低買盤持續進場,推動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指數系列ETF規模創新高,首度突破7,100億元關卡,資金勇於加碼市值型ETF,意味買盤持續看好台股後市成長空間。
根據CMoney統計至25日,三檔追蹤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系列指數規模達7,114.16億元,創下新高,累計今年以來規模增加約893.9億元或14.3%。
其中,境內最大一檔元大台灣50規模接近5,000億元關卡,達4,968.61億元;富邦台50也達2,125.15億元;另外,新兵的聯邦台灣精彩50則募集約20.4億元。
聯邦台灣精彩50是聯邦投信的首檔ETF,追蹤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成分股涵蓋與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指數相同股票,與元大台灣50與富邦台50所追蹤指數成分股一模一樣,差別在於有單一個股權重上限30%設計。
市場不確定性之一就是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於4月2日宣布針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元大投信指出,根據外資分析,台積電承諾加碼赴美投資,為當前談判結果中較佳情境,台灣的戰略價值也發揮關鍵籌碼作用。
此外,CoWoS需求持續攀升,但始終供不應求,而其中有超過九成以上的產能掌控在台積電手中,若以晶圓製造技術分布來看,台灣在先進製程技術領域持續領先,台灣將是美國「再工業化」不可或缺的夥伴,顯示川普關稅戰對台灣影響性可控,台美將更加緊密。
隨著4月2日即將到來,目前投資氛圍低迷,儘管台股基本面健全,不論外銷訂單及企業獲利持續成長,經濟動能維持擴張,但受到川普的關稅政策影響,短線仍有下探的風險。
富邦投信認為,短線配置上需更加謹慎,配置上仍建議買黑不買紅策略,等待反彈的機會。
聯邦投信指出,過去經驗顯示,無論是IBM、Motorola、Nokia,還是台灣的HTC等公司,曾經也處於行業的巔峰,但最終未能長期保持領先地位。經濟與產業有起有落,投資人應該保持風險分散的意識,建議採ETF一籃子投資方式,有效避免單一公司風險。
儘管投資台積電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仍須謹慎面對單一公司風險。聯邦投信建議投資人,雖然投資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是經典且穩定的選擇,但在配置投資比重時,需要注意風險分散。
無論是在短期波動中還是在長期投資中,分散風險始終是成功的關鍵。通過適度調整持股結構,投資人可以減少單一公司影響,並增加確保長期投資能夠走得更穩健的機會。提醒投資者應該保持謹慎,不因市場的短期波動而過度焦慮,並根據市場環境適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
13 |
聯邦台灣精采50 ETF開講 |
摘錄工商C5版 |
2025-03-11 |
聯邦投信於3月10日舉行「聯邦台灣精采50 ETF投資講座」,由董 事長涂洪茂主 持,並邀請ETF經理人周彥名以及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 冠男,共同參會。涂洪茂表示,在台灣的ETF市場蓬勃發展下,並滿 足投資人的需求,聯邦投信推出首檔ETF,「009804聯邦台灣精采50 ETF」。
聯邦投信總經理莊雅晴及ETF經理人周彥名表示「009804聯邦台灣 精采50 ETF」為第三檔台灣50 ETF,也是台灣50ETF新選擇。該ETF同 樣追蹤台灣前50大市值公司的表現,但與市場上已發行的兩檔台灣5 0 ETF有所區別,並針對單一個股權重過高的情況進行調整,設計單 一持股30%的上限;此外,該ETF還有收益平準金的設計,讓投資人 領有穩定配息。並以小資銅板價10元的發行價推出,經理費用率低至 0.15%,特別適合小資族。也推薦持有台積電股票以及大量持有台灣 50 ETF產品的投資人納入ETF資產配置,避免過度集中單一個股的投 資風險。該ETF募集期為3月17至21日。
周冠男表示,過度自信導致投資人交易量過多,但投資績效卻下降 。散戶每個人每年的因為過度交易,每年損失了新台幣1,870億元, 約減損了3.8%的年報酬率,相當於台灣GDP的2.2%。在投資策略上 ,周冠男指出ETF原始發行的動機是為了獲取分散跟長期的投資效益 。研究顯示各種投資策略短期有可能打敗大盤指數,但長期幾乎都顯 著的落後大盤。指數市值型ETF的理論基礎優勢是基於傳統的投資分 散及效率市場理論,避免承擔可分散風險。在實務交易優勢則是簡單 不花時間,成本低。
|
14 |
4投信加入ETF戰局 家數增至21家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3-10 |
目前在台發行ETF的投信有17家,總計已發行284檔ETF,而隨著主 動式ETF與被動式多資產ETF開放,多家業者皆躍躍欲試,本周開始陸 續將有保德信、聯邦、華南永昌、聯博等四家投信將加入ETF戰局之 中,整體在台發行ETF的投信家數新增至21家。
打頭陣的為保德信市值動能50將於13日掛牌上市,接下來是聯邦台 灣精彩50將於17日展開募集、華南永昌台灣優選50 ETF也進入審核, 特別的是,聯博投信首度切入台灣ETF市場,選擇以主動式ETF出擊, 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已送件審核。
此外,已有ETF發布經驗的投信,近期也有多家送件搶先轉戰主動 式與被動式多資產ETF市場,包括野村、統一、中信等皆送件申請發 布主動式ETF,凱基投信則為首家送件多資產ETF。
野村投信為第一家送件主動式ETF的投信,繼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 動式ETF之後,快馬加鞭送件第二檔主動式ETF,而保德信除了本周掛 牌的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以外,又送件申請第二檔ETF,瞄準跨國 股票型ETF市場。
此外,被動式單一資產型ETF今年來也新增六檔,包括野村美國研 發龍頭、野村日本動能高息、中信NASDAQ、中信美國創新科技、台新 特選IG債10+、第一金優選非投債等,富邦、新光、大華銀、群益等 投信也皆有送件,主動式與被動式ETF大戰同步開打。
針對近期股市,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經理人張芷菱認為,指數回 測半年線時往往進場機會浮現,加上台灣經濟基本面仍具底氣,不確 定因素與恐慌因素消除後,股市將反映基本面,而美國經濟雖放緩但 仍具韌性,川普後續可望推行減稅措施,有望提升企業獲利,基本面 正向看待。
|
15 |
聯邦台灣50 低費率誘人 |
摘錄經濟B1版 |
2025-03-07 |
今年來台股ETF募集市場火熱,不僅有主動式台股ETF送件,主打「10
元」的被動式台股ETF募集更是一波波。
3月由聯邦投信率先募集,為今年第三家募台股ETF的業者,聯邦台灣精
彩50(009804)將於17日起募集,發行價每股10元,每張只要1萬元,並
採市場最低經理費率0.15%的起跳級距。
蛇年開春後,投信圈進入新年度台股ETF募集大戰,富邦投信的富邦旗
艦50、保德信投信的保德信市值動能50搶先在2月募集,雙雙獲得佳
績,聯邦投信緊接著在3月推出聯邦台灣精彩50,加入搶錢大戰,這也
是該公司首次募集ETF。
聯邦台灣精彩50追蹤「富時台灣五十權重上限30%指數」,成分股與台
灣50完全一樣但有單一持股30%上限,較大的差異會在台積電的比重,
與市場上已發行的元大台50(0050)、富邦台50(006208)兩檔台灣50
ETF有所區別,主要針對指數中台積電權重過高的情況進行調整,以分
散風險。
聯邦台灣精彩50除著重權值半導體龍頭以外,更包含AI相關中下游產業
龍頭,受惠供應鏈廣泛,從品牌、組裝、電源供應器、工業電腦、散
熱、印刷電路板等,皆是未來台灣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隨著台積電面臨政治與市場挑戰,投資者應該保持風險意識,調整投資
策略,保持適當的資產配置,以增加在不確定的市場中穩健前行機會,
建議有元大台灣50ETF的可以加買聯邦台灣精彩50,更貼近台積電占大
盤比重;或是有台積電的加買聯邦台灣精彩50,以增持其他49檔大市值
的企業。
生成式AI崛起,各大CSP業者投入大量資源,雲端算力需求大增,研調
機構預估2025年主要雲端服務廠商(CSP)資本支出仍將大幅成長,預
期在全球科技戰、關稅戰和去中化未停歇下,台灣的中下游公司在全球
布局和供應鏈管理上,扮演關鍵角色。
|
16 |
兩檔台股ETF募集 報捷 |
摘錄經濟B2版 |
2025-02-27 |
近日相繼投入募集的兩檔被動式台股ETF富邦投信富邦旗鑑動能(009802)、保德信市值動能50ETF,都是新任董總上任後的首檔ETF,現已雙雙傳出好消息,前者募集突破150億元,為今年來ETF募集最強紀錄,後者募集逾21億元,則為外商投信募集ETF史上最佳紀錄。
此外,主動式ETF申募再添新兵,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官網顯示,中國信託投信26日送件申請募集「中國信託ARK創新主動式ETF」基金,為首家申報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的投信公司。
金管會開放的主動式ETF、多資產ETF等新型態ETF成為眾多投信角力新戰場,但每家投信策略不同,有些公司選擇現階段先募集被動式ETF,包括首次加入ETF市場的保德信投信,在新任總經理梅以德、投資長李孟霞等高階主管群策群力下,推出PGIM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 ETF,受惠最後一天湧進證券商、期貨商自有資金,募集破20億元,創下外商投信募集ETF最佳紀錄。
富邦投信則在去年底迎來新任董事長黃昭棠,上任後的首檔新商品,為24日開始募集的富邦台灣旗艦動能50 ETF。為了這次新商品,黃昭棠親自出門跑券商通路,獲得通路鼎力相助,短短三天募集超過150億元,創下今年來ETF募集金額新高。
接下來,聯邦投信也將募集首檔ETF--聯邦台灣精彩50 ETF,募集時間為3月17日至21日,是否結合集團資源打響第一砲也受到關注。
至於新型態ETF進度,統計至26日,目前共五家投信業者申請兩檔台股主動式ETF,分別是野村投信搶先送件的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ETF、統一投信本周遞出的統一台股增長主動式ETF;一檔債券主動式ETF,為聯博投信的聯博投資等級債入息主動式ETF;一檔被動式多資產型ETF,即凱基投信的凱基美國Top股債平衡ETF;一檔海外股票型主動式ETF,即中國信託ARK創新主動式ETF。
以最新送件的中國信託ARK創新主動式ETF來看,名稱同「女股神」伍德(Cathie Duddy Wood)的ARK基金,顯示中國信託投信頗有企圖心。主動式ETF最熱門市場為美國,但受到全球外投資人高度關注的契機是COVID-19疫情期間,女股神ARK基金的一系列主動式ETF投資了策略專注於具顛覆性創新的公司,報酬率當時遠超過同期的其他被動式ETF。
|
17 |
台股市值型ETF大戰開打 |
摘錄工商B2版 |
2025-02-13 |
目前在台發行ETF的投信有17家,今年則再加入了保德信、聯邦、 華南永昌等三家投信業者,發行投信家數新增至20家,三家業者皆選 擇以台股市值型ETF切入,再加上富邦投信也睽違兩年後再度推出台 股市值型ETF新兵,台股市值型ETF的大戰正式開打。
根據CMoney統計,目前在台掛牌的台股ETF中,共有10檔市值型ET F的成份股,囊括了台股市值前十大個股,且2024年全年度績效勝過 大盤、績效介於48.6%至33.9%之間,除了追求市值最大50檔個股以 外,若再加金蛇年將陸續報到的4檔ETF,投資人在市值型的ETF方面 將有更多選擇。
金蛇年打頭陣的為保德信市值動能50,將於18日至24日展開募集, 緊接著則是富邦旗艦50將於24日至26日募集,而聯邦台灣精彩50則是 於3月17日至21日募集,此外,華南永昌投信也推出首檔ETF的華南永 昌台灣優選50 ETF正送件申請當中。
保德信投資長李孟霞分析,隨著市場的需求,2.0版本的市值型ET F開始融入ESG、低碳轉型主題性投資的概念,如今市值型ETF除了持 續獲得投資人青睞,選股因子也更為細緻,不僅要投資市值大的標竿 企業,更多創新的選股因子,如市值成長性的篩選、個股品質的評量 ,或是透過前瞻指標選出高成長性企業等,進一步提升ETF的成長潛 力與市場競爭力;此外,新一代ETF多配有收益平準金機制,有助於 穩定配息表現。
|
18 |
Lite版台灣50 聯邦台灣精彩50ETF 入手門檻低 |
摘錄工商C4版 |
2025-02-12 |
聯邦投信推出Lite版台灣50ETF聯邦台灣精彩50ETF,讓投資人輕鬆參與台股龍頭投資,每股僅需10元,一張1萬元輕盈入手,為目前市場上最低門檻的台灣50ETF產品,所追蹤指數之成份股與市場上大家熟知的元大台灣50(0050)與富邦采吉50(006208)一模一樣。讓小資有另一個較無負擔的參與台灣股市的投資機會。聯邦投信建議投資人可以用這個ETF,以小額投資逐漸累積退休、教育及結婚基金。
這檔ETF追蹤指數為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納入台灣市值前50大上市公司,涵蓋台灣半導體、AI、通訊等趨勢產業。指數標的公司包含國人熟悉的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如台積電、聯發科、鴻海等科技巨頭,以及富邦、國泰等金融業龍頭,完整掌握台灣經濟命脈。
指數特色還包括單一股票權重上限30%,不重壓單一個股,設有收益平準金制度穩定配息,成份股涵蓋台股70%市值,完整代表市場,每季度定期審核調整成分一次,確保投資標的品質。
這項創新商品讓投資人用更實惠的價格,就能參與台灣科技與經濟起飛的投資機會,是散戶投資人布局台股的標準選擇。
|
19 |
ETF投資風向變 市值型躍新寵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2-09 |
隨著高股息ETF吹起「降息風」,牽動投資人長線布局策略,2024 年12月市值型ETF定期定額扣款金額達61億元,超車高股息ETF的58億 元。凸顯ETF股民投資風向已有明顯轉變,各投信業者也積極出招搶 市,除元大投信宣布調降0050內控費用外,保德信投信、富邦投信、 聯邦投信則透過募集新市值型ETF,吸引市場目光。
台股ETF近年交易熱度直線上升,尤其在高股息ETF掀起一波大投資 熱潮下,更加速台股ETF規模擴增速度,高股息ETF規模自2023年超越 市值型後持續創新高,統計至2024年底整體規模已達2.8兆元,而高 股息占比來到66%規模約1.83兆元,市值型僅占34%。
不過,由於高股息ETF在2024年下半年配息金額陸續回歸正常化, 部分投資人期望追求更高投報率,陸續將資金轉往配置市值型ETF, 跟進參與大型權值股成長力道。
為此,國內及外資投信業者也已提前做好準備,素有「國寶級ETF 」之稱的0050在農曆年前宣布調降經理費及保管費,調整後將為市場 上最低成本的台股投資工具,且未來隨著規模擴大,費用率持續調整 架構,有利長期投資。
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009803)透過國際專業金融分析機構Fac tSet對於企業未來12個月EPS成長率展望納入評比,以前瞻方式挑選 成長企業,預計18日開始募集。
另外,富邦投信則主打富邦旗艦50 ETF(009802)將於24日至26日 展開募集,該ETF擬任經理人林威宇表示,回顧「台灣旗艦動能50指 數」近年來多空時期表現,在三次多頭時期皆優於大盤,顯示動能因 子的有效性。而在兩次空頭時期,「台灣旗艦動能50指數」也表現優 異,關鍵在於指數編制規則納入低波動度的篩選。
聯邦台灣精彩50 ETF預計3月募集,為該投信首檔募集ETF,該檔E TF追蹤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50權重上限30%指數,設定單一個股 權重上限30%,可減少個股集中或持股比重過高風險,並具有收益平 準金機制。
無獨有偶的是,三檔即將募集的市值型ETF發行價皆為10元,相當 於買進一張只要1萬元,與目前0050、006208已達百元以上價位有明 顯差異,以「好入手、親民價」,降低投資門檻,吸引投資人能夠以 較小金額進場,或是布局更多股數,預料將掀起一波市值型ETF熱潮 。
|
20 |
四檔商品 本季亮相 |
摘錄經濟B1版 |
2025-02-07 |
ETF投資熱潮持續,蛇年開春至第1季底將有四檔ETF募集,除了一檔債券ETF之外,其他三檔為台股市值型ETF,包括:第一金美元優選收益非投資等級債券ETF 、PGIM保德信臺灣市值動能50 ETF、富邦台灣旗艦動能50ETF、聯邦台灣精彩50ETF。
富邦旗艦50ETF擬任經理人林威宇建議,投資人在滿手台積電或相關ETF的同時,2025年最重要的投資就是將動能型市值ETF納入投資組合,把握2025年的輪動行情,掌握從GPU到ASIC、AI伺服器供應鏈、聯準會利率政策、美債發行變化、到美元走勢強弱等一系列複雜的總經與產業專業知識。
值得注意的是,保德信市值動能50 ETF為蛇年首檔募集的台股ETF,是台灣第三家跨足ETF市場的外商投信。透過國際專業金融分析機構FactSet,對企業未來12個月EPS成長率展望納入評比,挑選成長企業。
該ETF每年6月與12月會進行兩次換股,6月時的定審加重價值因子權重,掌握潛在高股利率標的,提升投組股息收益,配合收益平準金機制讓配息率更為穩定,12月加重動能因子權重則可以追求旺季強勢股行情。
隨著高息股ETF配息回歸正常化、台股後市持續看升加持,市值型ETF成為新主流,且各家ETF追蹤指數各擁特色,以臺灣指數公司特選FactSet臺灣市值動能50指數為例,該指數擁有首創市值增長篩選機制,並採用市值、動能、成長、價值、品質等五大篩選因子選出標竿企業。
展望後市,聯邦投信分析,台灣GDP年增率首季有望落底回升。
去年第4季台灣ˋGDP年增1.84%,連續三季成長放緩,且不如過去十年同季平均3.31%,創下2023年第3季後新低,但表現仍優 於2024年11月主計總處預測的1.72%,並且年化季增率也 加速至2.04%,經濟成長動能有所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