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股票名稱 |
標題 |
訊息來源 |
日期 |
1 |
富邦人壽 |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8-20 |
壽險為接軌IFRS17少發現金股利,此情況今年回溫。保險局副局長 蔡火炎19日指出,2024年壽險稅後純益2,992.14億元,今年核准五家 壽險發放現金股利,包括富邦人壽150億元、凱基人壽25億元、安達 人壽的10.6億元、合庫人壽5.78億元、遠雄人壽5.42億元,金額共1 96.81億元,擺脫了2023、2024這兩年都只有一家發現金股利的窘境 。
壽險業自2023年起,就難發出現金股利。因2022年美國聯準會(F ed)升息與俄烏戰爭,帳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全年稅後純益 下滑到1,461億元,多家壽險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依保險局要求, 重分類債券的跌價缺口扣除其他權益正值後,全數提列特別盈餘公積 ,致後續二年壽險業難發出現金股利。
去年壽險公司賺了近3,000億元,好不容易有現金股利可發放,卻 又受到新台幣強升的影響。壽險業本就有接軌壓力,再加上匯損影響 頗大,原本今年要發放股利的台壽於是決定,將股利留下來充實接軌 所需資本。
蔡火炎說,壽險業不是想發就可發現金股利,而是要經金管會核准 。能不能發現金股利,主要會看公司的財務業務健全度,保險局每年 內部簽報的審查原則並非僵固不變,都有些許調整。一家壽險公司能 否上繳現金股利給股東,主要看七項:一是看公司的清償能力、財務 業務健全性、二、準備金與負債公允價值要具備適足性、三、公司最 近年度與半年度的淨值資產比率(淨值比),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後淨 值比要能夠比法定標準3%高。
四、資本適足率RBC的要求部分,扣除掉發放的現金股利後RBC要達 到250%;五、公司損益的主要來源是否來自經常性獲益、資產負債 配置的妥適性、盈餘分配的合理性、六、商品結構有無潛在流動性問 題、七、其他是否有礙健全經營業務之虞。
明年接軌新制後,蔡火炎說,壽險業的現金股利怎麼發放,保險局 有草案與壽險公會討論,目前還在做最後研議,且會進行差異化管理 。 |
2 |
遠壽 |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8-20 |
壽險為接軌IFRS17少發現金股利,此情況今年回溫。保險局副局長 蔡火炎19日指出,2024年壽險稅後純益2,992.14億元,今年核准五家 壽險發放現金股利,包括富邦人壽150億元、凱基人壽25億元、安達 人壽的10.6億元、合庫人壽5.78億元、遠雄人壽5.42億元,金額共1 96.81億元,擺脫了2023、2024這兩年都只有一家發現金股利的窘境 。
壽險業自2023年起,就難發出現金股利。因2022年美國聯準會(F ed)升息與俄烏戰爭,帳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全年稅後純益 下滑到1,461億元,多家壽險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依保險局要求, 重分類債券的跌價缺口扣除其他權益正值後,全數提列特別盈餘公積 ,致後續二年壽險業難發出現金股利。
去年壽險公司賺了近3,000億元,好不容易有現金股利可發放,卻 又受到新台幣強升的影響。壽險業本就有接軌壓力,再加上匯損影響 頗大,原本今年要發放股利的台壽於是決定,將股利留下來充實接軌 所需資本。
蔡火炎說,壽險業不是想發就可發現金股利,而是要經金管會核准 。能不能發現金股利,主要會看公司的財務業務健全度,保險局每年 內部簽報的審查原則並非僵固不變,都有些許調整。一家壽險公司能 否上繳現金股利給股東,主要看七項:一是看公司的清償能力、財務 業務健全性、二、準備金與負債公允價值要具備適足性、三、公司最 近年度與半年度的淨值資產比率(淨值比),公司發放現金股利後淨 值比要能夠比法定標準3%高。
四、資本適足率RBC的要求部分,扣除掉發放的現金股利後RBC要達 到250%;五、公司損益的主要來源是否來自經常性獲益、資產負債 配置的妥適性、盈餘分配的合理性、六、商品結構有無潛在流動性問 題、七、其他是否有礙健全經營業務之虞。
明年接軌新制後,蔡火炎說,壽險業的現金股利怎麼發放,保險局 有草案與壽險公會討論,目前還在做最後研議,且會進行差異化管理 。 |
3 |
中信投信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8-20 |
無薪假潮再度來襲,市場人心惶惶。法人對此指出,回顧2020年以 來,若以勞動部減班休息人數統計推算台股期間表現,可發現無薪假 高峰期間,台股確實會「凍漲」,但目前「並不是無薪假高峰」,且 AI相關產業的成長動能,預料持續強勁,甚至出現「旺季超旺」現象 ,台股下半年還是可能驚驚漲。
勞動部日前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攀升至3,934 人、家數191家,其中受到美國關稅衝擊則有73家、2,388人,占比攀 升至6成,法人指出,對照台股歷史經驗,加權指數過去遇國內無薪 假情況,指數表現多以橫盤為主,盤勢整理機率增加,隨景氣恢復、 工廠招募增加,台股大盤受企業基本面帶動,才恢復上漲表現。
法人分析,以絕對數字來看,2021年起整段無薪假高峰期為期2.5 年,台股大盤亦呈現兩年半來區間盤整,無較明顯上漲表現,顯示無 薪假反映景氣下滑,企業基本面疲弱,指數隨企業獲利走,自然沒有 像樣的漲勢。但展望下半年台股,AI產業在市場需求、產業獲利與企 業展望上將全面勝出,非AI產業則持續面臨逆風挑戰。
中國信託投信台股投資團隊認為,近期國際半導體關稅政策差不多 底定,在美設廠即可取得關稅豁免的條件,更為台積電等晶圓代工龍 頭帶來利多。這不僅掃除地緣政治的貿易障礙,更鞏固了台灣半導體 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優勢,使其關鍵地位難以動搖,為後續成長增添 柴火。傳統產業族群則顯得相對落寞,企業財報與營收展望普遍保守 ,導致資金持續從傳產板塊流出,轉向更具成長性的電子股,形成了 「電子強、傳產弱」的鮮明對比。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下半年AI仍是台股主旋律,周邊概念股輪 流表現,而美股續創新高或維持高檔震盪亦是提振台股的另一重要因 子。 |
4 |
安聯投信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8-20 |
無薪假潮再度來襲,市場人心惶惶。法人對此指出,回顧2020年以 來,若以勞動部減班休息人數統計推算台股期間表現,可發現無薪假 高峰期間,台股確實會「凍漲」,但目前「並不是無薪假高峰」,且 AI相關產業的成長動能,預料持續強勁,甚至出現「旺季超旺」現象 ,台股下半年還是可能驚驚漲。
勞動部日前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攀升至3,934 人、家數191家,其中受到美國關稅衝擊則有73家、2,388人,占比攀 升至6成,法人指出,對照台股歷史經驗,加權指數過去遇國內無薪 假情況,指數表現多以橫盤為主,盤勢整理機率增加,隨景氣恢復、 工廠招募增加,台股大盤受企業基本面帶動,才恢復上漲表現。
法人分析,以絕對數字來看,2021年起整段無薪假高峰期為期2.5 年,台股大盤亦呈現兩年半來區間盤整,無較明顯上漲表現,顯示無 薪假反映景氣下滑,企業基本面疲弱,指數隨企業獲利走,自然沒有 像樣的漲勢。但展望下半年台股,AI產業在市場需求、產業獲利與企 業展望上將全面勝出,非AI產業則持續面臨逆風挑戰。
中國信託投信台股投資團隊認為,近期國際半導體關稅政策差不多 底定,在美設廠即可取得關稅豁免的條件,更為台積電等晶圓代工龍 頭帶來利多。這不僅掃除地緣政治的貿易障礙,更鞏固了台灣半導體 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優勢,使其關鍵地位難以動搖,為後續成長增添 柴火。傳統產業族群則顯得相對落寞,企業財報與營收展望普遍保守 ,導致資金持續從傳產板塊流出,轉向更具成長性的電子股,形成了 「電子強、傳產弱」的鮮明對比。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下半年AI仍是台股主旋律,周邊概念股輪 流表現,而美股續創新高或維持高檔震盪亦是提振台股的另一重要因 子。 |
5 |
星展銀行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8-20 |
中央銀行信用管制下,銀行房貸量能緊縮,民眾面臨貸不到房貸、 貸款成數不足,或需排隊撥款等困境,市場還傳出有銀行今年房貸額 度已全用完,貸不到房貸以致無法順利交屋,已成為購屋族大難題, 甚至可能面臨解約賠償困境。觀察國內銀行房貸水位,目前還有四家 銀行額度充足,分別為王道銀行、遠東商銀、星展銀行及純網銀的將 來銀行。
依銀行法第72-2條規定,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 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但銀行業 者實際上多以27%~28%作為警戒線,一旦逼近,就會拉高房貸利率 、縮減貸款成數、延長審核期間,甚至減緩承作,導致今年以來,許 多買房的消費者想申貸卻不得其門而入。
對照金管會銀行局網站內容,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十家銀行不動 產放款超過27%,房貸水位吃緊情況,公股銀行與多數民營銀行房貸 案件,多需要排隊等候,且期間動輒三個月以上。
如以一般上班族、名下無自有住宅的首購族且申貸物件為台北市中 古屋等條件,比較14家民營銀行的房貸利率、寬限期與排隊情形等資 訊,目前仍有王道銀行、遠東商銀、星展銀行及將來銀行,房貸額度 充足免排隊。
其中,王道銀房貸利率2.72%起,最高可貸8成且寬限期最長三年 ,王道銀行因房貸額度充足,客戶若備齊資料,遞件後最快24小時內 便可得知申貸結果;遠東商銀也免排隊、利率2.75%起,但貸款年限 以20年為原則。星展銀行電詢利率2.8%起,但並無提供寬限期。
純網銀中唯一開辦房貸業務的將來銀行指出,首購維持2.48%起、 貸款期限最長30年、成數最高8成,並全程採線上快速辦理及視訊對 保,免去往返分行的舟車勞頓。同時提供「撥款免等待」、「免搭購 其他商品」,資金於交屋日即時撥款,避免面臨排撥等不確定性。
銀行主管表示,房貸水位吃緊的情況下,民眾貸款時除了注意利率 ,更應多加留意是否須排隊等條件,通常排隊期愈長的銀行房貸額度 愈滿,較少空間能承做新案件,不僅影響撥款速度,也可能影響貸款 成數,不須排隊的銀行除可儘早撥款,也有機會爭取較好的貸款條件 。 |
6 |
將來銀行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8-20 |
中央銀行信用管制下,銀行房貸量能緊縮,民眾面臨貸不到房貸、 貸款成數不足,或需排隊撥款等困境,市場還傳出有銀行今年房貸額 度已全用完,貸不到房貸以致無法順利交屋,已成為購屋族大難題, 甚至可能面臨解約賠償困境。觀察國內銀行房貸水位,目前還有四家 銀行額度充足,分別為王道銀行、遠東商銀、星展銀行及純網銀的將 來銀行。
依銀行法第72-2條規定,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 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但銀行業 者實際上多以27%~28%作為警戒線,一旦逼近,就會拉高房貸利率 、縮減貸款成數、延長審核期間,甚至減緩承作,導致今年以來,許 多買房的消費者想申貸卻不得其門而入。
對照金管會銀行局網站內容,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十家銀行不動 產放款超過27%,房貸水位吃緊情況,公股銀行與多數民營銀行房貸 案件,多需要排隊等候,且期間動輒三個月以上。
如以一般上班族、名下無自有住宅的首購族且申貸物件為台北市中 古屋等條件,比較14家民營銀行的房貸利率、寬限期與排隊情形等資 訊,目前仍有王道銀行、遠東商銀、星展銀行及將來銀行,房貸額度 充足免排隊。
其中,王道銀房貸利率2.72%起,最高可貸8成且寬限期最長三年 ,王道銀行因房貸額度充足,客戶若備齊資料,遞件後最快24小時內 便可得知申貸結果;遠東商銀也免排隊、利率2.75%起,但貸款年限 以20年為原則。星展銀行電詢利率2.8%起,但並無提供寬限期。
純網銀中唯一開辦房貸業務的將來銀行指出,首購維持2.48%起、 貸款期限最長30年、成數最高8成,並全程採線上快速辦理及視訊對 保,免去往返分行的舟車勞頓。同時提供「撥款免等待」、「免搭購 其他商品」,資金於交屋日即時撥款,避免面臨排撥等不確定性。
銀行主管表示,房貸水位吃緊的情況下,民眾貸款時除了注意利率 ,更應多加留意是否須排隊等條件,通常排隊期愈長的銀行房貸額度 愈滿,較少空間能承做新案件,不僅影響撥款速度,也可能影響貸款 成數,不須排隊的銀行除可儘早撥款,也有機會爭取較好的貸款條件 。 |
7 |
金兆鎔 |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8-20 |
金兆鎔科技公司副董事長兼永續長詹中原19日指出,城市與產業是 跨域的概念,也是夥伴的概念,而智慧城市實現永續發展,是以ISO 37106智慧城市發展標準的核心理念,包括數位化、靈活治理、公民 參與,轉變城市營運模式,提升效率與永續性等,發展目標著重於以 更具成本效益、環保的方式,應對城市挑戰,加速實現永續發展。
詹中原以「城市與產業共創永續未來:ESG實踐中的協作與創新」 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分享東京大學齋藤幸平的《人類世的資本論》 著作中的一句話:「SDGs是『人民的鴉片』」,書中舉荷蘭為例,在 19世紀初,外界對阿姆斯特丹的印象來自於乾淨的街道,一切光鮮亮 麗的呈現,但造成這個城市看似完美的背後,其謬誤是「全球南方」 給它的支持。書中希望各界在探討永續議題時,應以更深層次的結構 性問題看待;而SDGs(永續發展目標)是聯合國於2015年提出的全球 倡議。
至於智慧城市的標準內涵,詹中原綜合歸納出三個核心概念,首先 ,「SDGs11目標」強調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 第二,「以公民為核心」主張提升公共服務品質與數位治理能力;最 後,「數位轉型」將整合ICT,促進政府與市民資訊共享。
在提到生態城市(Eco-City)與智慧城市關聯時,詹中原指出UNE SCO於1971年「人與生物圈計畫」奠定生態城市概念,倡議結合生物 多樣性、氣候變遷與在地文化資源治理,將智慧城市承襲生態城市理 念,發展為資源有效利用與地方治理。
面對大南方發展的同時,他建議高雄打通任督二脈的方案,除了設 置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未來還可以成立高雄數位循環經濟特 區,為地方開創數位加值關鍵作用。
針對推動企業ESG碳治理過程中,詹中原分享,從碳盤查、排碳監 測、再生資源管理,甚至創造新型態的商業模式,都是科技端能夠助 力的面向。 |
8 |
宏利投信 |
|
摘錄工商A7版 |
2025-08-20 |
【宏利投信總經理王俊傑/】
到了熟齡時代,除了希望財務獨立、財富無虞,還有什麼是台灣民 眾在退休後最在意的?答案是:優雅老去。能維持身心狀態及自己想 要的生活方式,是財務之外民眾最在意的退休期待,這也代表,追求 更長的壽命,已不再是單一願望,活得好才是重要追求。
根據《宏利亞洲康健調查》最新結果,台灣人不只關注退休的財務 準備,對於如何達到老後的身體與心理健康,也相當重視。活得久, 還要活得好,已經成為台灣人對「長壽」定義的實際期待。調查涵蓋 台灣、大陸、香港、日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越南 等亞洲九個市場;聚焦於「長壽」這個議題,探討在壽命持續延長的 背景下,亞洲人對於老後生活的期待與準備。
調查顯示,有54%的受訪台灣民眾認為,能夠過上有品質、有意義 的生活,包括完全財務獨立、維持身心狀態、能實現嚮往的生活品質 與生活方式,比單純延長壽命更重要。這樣的觀點,與我多年來在金 融與健康領域的觀察不謀而合。
為了退休做準備,不是只有努力賺錢,還要思考如何打造一個不只 是長壽,更是富足、平衡且充滿成就感的人生。然而,台灣人雖然認 為身心健康很重要,但調查中發現,為了維持健康採取行動的人不到 5成,甚至只有約2成會定期監測如肌肉量、握力、平衡力等指標。
這些數據顯示,雖然大家都知道健康重要,但真正落實到生活中的 人,還是太少,而且媒體上經常報導「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的議 題引導下,民眾偏向專注在努力填補資金缺口,而忘了可能身心健康 也有缺口。
到底「有錢才能維持健康」還是「維持健康才能有錢」?其實兩者 一樣重要,好好的管理資產,透過適當配置讓財富成長,而不只是單 靠拚命工作,忽略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調查顯示,有71%的台灣受 訪者表示他們了解財務準備的重要性,但卻有高達58%的受訪者認為 自己的退休財務準備不足,這個比例明顯高於亞洲平均的43%。問題 有可能就出在台灣民眾的財務健康方面。
台灣民眾的金融資產中有將近一半是現金、儲蓄或定存。這樣的配 置偏保守,乍看之下似乎適合風險承受度較低的退休準備用途,但在 通膨壓力與壽命延長的雙重挑戰下,顯然無法支撐長期的退休生活。 國人需要的不只是存錢,而是讓資產穩定增值,透過能提供穩定及持 續收益的金融或投資產品,創造長期現金流。
現在的市場環境變化快速,資產配置不能一成不變。多元化投資不 只是為了追求報酬,更是為了分散風險、穩定生活。選擇適合自己的 投資工具,並定期檢視與調整,才能真正打造出支撐長壽人生的財務 基礎。
調查顯示,愈來愈多台灣人開始意識到「退休不是終點,而是另一 段人生的開始」,人們不再只是被動等待退休,而是主動規劃、積極 準備。只要願意正視健康與財務的雙重挑戰,並採取行動,就能在未 來為自己打造一個能夠自主、健康、有尊嚴的老後生活。
|
9 |
臺灣銀行 |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8-20 |
公股銀行2025年上半年海外獲利統計出爐。八大公股銀海外獲利合 計占比維持在2成以上,其中又以兆豐銀行接近3成最高,第一銀行、 彰化銀行也都超過25%,臺灣銀行海外獲利占比則明顯出現變化,由 從第一季底的40.51%下滑至24.29%。
公股銀海外分行、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維繫營運動能,整體 公股銀海外獲利年增近2成,包括彰銀、合庫銀、臺銀及一銀上半年 海外獲利均成長,年增率分別達927.44%、148.67%、51.65%及23 .72%。
據金管會最新資料顯示,各公股銀海外獲利貢獻全行占比落在1成 至3成之間,依序為兆豐銀29.54%、一銀27.17%、彰銀25.97%及臺 銀24.29%,臺灣企銀、合庫銀、華南銀行及土地銀行則在2成以下。
兆豐銀指出,第二季海外獲利動能主要來自香港及東南亞國家,透 過國內外單位持續攜手合作,引導客戶使用該行跨境平台管理資金, 爭攬存款,並利用資金承作授信業務,維持一定利差。
臺銀海外獲利成長動能強勁,但占全行獲利比重卻下降,推估與全 行獲利在第二季回穩,分母變大所導致。臺銀說明,受惠放款與債券 利息收入增加,上半年海外獲利成長,主要獲利成長地區為歐洲、美 國及澳洲,預期下半年上述區域仍為海外業務發展主要區域。
因應全球金融市場變化與數位化的趨勢,公股銀調整海外發展策略 ,如兆豐銀近期宣布推動海外營運據點整併計畫,未來亦將更聚焦台 商客戶國際營運資金需求。
兆豐銀表示,在川普2.0時代下,預期牽動全球供應鏈重整速度與 幅度,兆豐將透過與台商母公司密切聯繫,追蹤台商動向及資金需求 ,再將商情轉介給海外,同時伺機於台商聚集處增設新據點。隨著將 有較多台商赴美設廠或擴大在美投資,融資需求可望增加,進一步帶 動美國地區分行獲利。
此外,日本持續為國銀設點熱區,臺銀指出,下半年預計將福岡代 表人辦事處升格為福岡出張所,以利加速進入當地市場拓展業務,掌 握日本九州產業商機,深化在地發展;另土銀、合庫銀也正規劃東京 分行申設進程。 |
10 |
南山人壽 |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8-20 |
為接軌ICS新制、IFRS 17,壽險業密集進行籌資計畫。保險局統計 ,至今年8月19日已核准六家壽險發債1,566.4億元、已發行金額達7 65.9億元,至於現金增資僅新光人壽一家,金額為70億元。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現金增資部分主要看股東的能力,觀察 近年來壽險發債部分也有增加,發債可以計入第二類資本,對於強化 公司的體質也有幫助。
從壽險業2024年實際籌資金額觀察,包含增資312.91億元、發債1 ,867.9億元,合計達2,180.81億元,超過2023年的1,235.3億元,並 首度超越2,000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至8月19日,已核准發債金額1,566.4億元,加上現增70億 元,合計籌資金額達1,636.4億元,有機會追上歷史紀錄。
金管會統計,近幾年產險、壽險現金增資與發債金額,2022年壽險 現增六家、587億元,2023年三家、125.3億元,2024年五家、312.9 1億元,今年至8月19日,則為一家、70億元。
壽險發債部分,2022年未有發債、2023年為六家1,110億元、2024 年1,867.9億元,今年至8月19日,已核准六家1,566.4億元、已發行 金額765.9億元。產險則是自2022年至今年8月19日皆無發債情形。
觀察壽險今年最大籌資管道仍是來自發債,包含富邦、南山、新光 、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等壽險公司,但並不是每家董事會通過發債 額度後,就立刻向保險局申請,依保險局統計,實際申請核准的發債 額度為1,566.4億元,至19日止實際已發債765.9億元。
產險現增的部分,2022年為六家985億元、2023年為七家530.9億元 、2024年為兩家47.7億元,今年至8月19日,並沒有產險現增。
分析原因,主要是產險業在度過防疫險風波後,財務回到平穩,增 資需求下降,去年僅兩家現增共47.7億元,主要是兆豐產與法巴產險 。
|
11 |
全球人壽 |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8-20 |
為接軌ICS新制、IFRS 17,壽險業密集進行籌資計畫。保險局統計 ,至今年8月19日已核准六家壽險發債1,566.4億元、已發行金額達7 65.9億元,至於現金增資僅新光人壽一家,金額為70億元。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現金增資部分主要看股東的能力,觀察 近年來壽險發債部分也有增加,發債可以計入第二類資本,對於強化 公司的體質也有幫助。
從壽險業2024年實際籌資金額觀察,包含增資312.91億元、發債1 ,867.9億元,合計達2,180.81億元,超過2023年的1,235.3億元,並 首度超越2,000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至8月19日,已核准發債金額1,566.4億元,加上現增70億 元,合計籌資金額達1,636.4億元,有機會追上歷史紀錄。
金管會統計,近幾年產險、壽險現金增資與發債金額,2022年壽險 現增六家、587億元,2023年三家、125.3億元,2024年五家、312.9 1億元,今年至8月19日,則為一家、70億元。
壽險發債部分,2022年未有發債、2023年為六家1,110億元、2024 年1,867.9億元,今年至8月19日,已核准六家1,566.4億元、已發行 金額765.9億元。產險則是自2022年至今年8月19日皆無發債情形。
觀察壽險今年最大籌資管道仍是來自發債,包含富邦、南山、新光 、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等壽險公司,但並不是每家董事會通過發債 額度後,就立刻向保險局申請,依保險局統計,實際申請核准的發債 額度為1,566.4億元,至19日止實際已發債765.9億元。
產險現增的部分,2022年為六家985億元、2023年為七家530.9億元 、2024年為兩家47.7億元,今年至8月19日,並沒有產險現增。
分析原因,主要是產險業在度過防疫險風波後,財務回到平穩,增 資需求下降,去年僅兩家現增共47.7億元,主要是兆豐產與法巴產險 。
|
12 |
富邦人壽 |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8-20 |
為接軌ICS新制、IFRS 17,壽險業密集進行籌資計畫。保險局統計 ,至今年8月19日已核准六家壽險發債1,566.4億元、已發行金額達7 65.9億元,至於現金增資僅新光人壽一家,金額為70億元。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現金增資部分主要看股東的能力,觀察 近年來壽險發債部分也有增加,發債可以計入第二類資本,對於強化 公司的體質也有幫助。
從壽險業2024年實際籌資金額觀察,包含增資312.91億元、發債1 ,867.9億元,合計達2,180.81億元,超過2023年的1,235.3億元,並 首度超越2,000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至8月19日,已核准發債金額1,566.4億元,加上現增70億 元,合計籌資金額達1,636.4億元,有機會追上歷史紀錄。
金管會統計,近幾年產險、壽險現金增資與發債金額,2022年壽險 現增六家、587億元,2023年三家、125.3億元,2024年五家、312.9 1億元,今年至8月19日,則為一家、70億元。
壽險發債部分,2022年未有發債、2023年為六家1,110億元、2024 年1,867.9億元,今年至8月19日,已核准六家1,566.4億元、已發行 金額765.9億元。產險則是自2022年至今年8月19日皆無發債情形。
觀察壽險今年最大籌資管道仍是來自發債,包含富邦、南山、新光 、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等壽險公司,但並不是每家董事會通過發債 額度後,就立刻向保險局申請,依保險局統計,實際申請核准的發債 額度為1,566.4億元,至19日止實際已發債765.9億元。
產險現增的部分,2022年為六家985億元、2023年為七家530.9億元 、2024年為兩家47.7億元,今年至8月19日,並沒有產險現增。
分析原因,主要是產險業在度過防疫險風波後,財務回到平穩,增 資需求下降,去年僅兩家現增共47.7億元,主要是兆豐產與法巴產險 。
|
13 |
富邦人壽 |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8-20 |
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19日宣布,以總價28億元購入台北市 大同區「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並由目前的經營者、同時也是所 有權人之一的星聚點壹號文創公司,售後回租全棟。
富邦人壽表示,本案標的為該大樓地上十層至地下二層商業空間及 地下停車位,總建物面積約8,372坪,購入後即享有租金即時收益的 優勢,投資報酬率達約3%,為近期台北市優質不動產投資標的。
富邦人壽表示,「星聚點KTV台北旗艦館」位於台北市大同區延平 北路二段,鄰近捷運北門站、雙連站、中山站,區位條件佳,大眾交 通便利,為區域地標型大樓。該案地處大稻埕迪化商圈,西側為迪化 街、霞海城隍廟、大稻埕碼頭,東側鄰近寧夏夜市、建成圓環商圈, 周邊國際觀光景點環繞,觀光人潮眾多,商業氣息活絡。
富邦人壽同時看好後續距本案僅200公尺的捷運民生汐止線SB01站 ,通車利多及台北車站雙子星大樓落成後,帶動周邊商圈的翻轉效益 ,未來全案資產價值增值潛力可期。
另外,富邦人壽董事會也決議參與富邦現代人壽現金增資案。富邦 現代人壽本次以面額每股韓元5,000元發行1.4億股新股,辦理現金增 資韓元7,000億元,約新台幣148億元,富邦人壽擬於不超過韓元7,0 00億元範圍內參與增資,依現行持股比例83%認購新股,及其餘股東 不參與增資的股份,本次增資須經金管會及經濟部投資審議司同意, 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增資。
本次增資前富邦人壽持股83%,如本次增資全數由富邦人壽認購, 則富邦人壽持股比例將上升至88.3%。
富邦人壽指出,對韓國壽險市場及富邦現代人壽長期發展深具信心 ,富邦現代人壽從規模增長轉向價值增長之轉型策略已初具成效,推 動保障型與長年期繳等高價值商品以累積CSM,並持續開發終身壽險 、定期壽險、健康醫療險等各式各樣的保障型商品以豐富化商品組合 ,同時致力發展銀保、經代、業務員及電銷等多元通路,除了強化自 有業務部隊發展外,亦積極擴展外部通路合作夥伴。 |
14 |
滙豐商銀 |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8-20 |
全球股市經過短暫盤整後,再度向高點上攻。對於處於相高偏高指 數位置的後市展望,外銀最看好新興市場投資機會,並聚焦大陸股市 。外銀指出,在全球資金尋求估值合理且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際,陸 股憑藉政策支援、經濟回穩與創新驅動,正成為新一輪資金配置的關 鍵焦點。
渣打銀行表示,多項因素如美國聯準會9月將重啟降息的預期、人 工智慧投資,以及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緩和等,正推動風險資產迎來下 一輪上漲,不過,由於美國股票評價面過高,因此更偏好相對便宜的 非美市場,尤其是亞洲(除日本)股市,並持續看漲陸股,中國大陸 寬鬆財政政策應有助於抵消關稅帶來的部分負面影響,且中美貿易休 戰延長三個月,以及美國放鬆對中國大陸半導體出口的限制。
星展銀行指出,大陸不斷改善的支持性政策和中美緊張關係舒緩, 為股市持續回升奠定基礎。具吸引力的價值面、充裕的儲蓄資金以及 人工智慧帶動的創新,可望支撐股市的表現,特別是著重於內需的科 技、消費和高股息的金融。目前中國股市本益比約12.8倍,2026年預 估每股獲利成長率約13.3%,評價面仍具吸引力。
星展銀行分析,多項潛在利多因素正逐步奠定大陸股市未來評價提 升的基礎,包括科技創新動能的強勁發展、在去美元化趨勢下全球資 金配置的重塑,以及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機制對新經濟領軍企 業的吸引力。隨著大陸有望成為新興市場股市再平衡的主要受惠者, 過去全球資金對陸股長期處於低配的情況,預期將逐步改善。
滙豐銀行表示,美元走弱因素,正促使投資者將資金目 光轉向美國以外的市場。其中,新興市場因估值偏低而展現出相對吸 引力,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股市表現優於成熟市場。此外,中國大陸經 濟已出現回穩跡象,在政策持續支援下,市場信心正逐步回升。 |
15 |
星展銀行 |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8-20 |
全球股市經過短暫盤整後,再度向高點上攻。對於處於相高偏高指 數位置的後市展望,外銀最看好新興市場投資機會,並聚焦大陸股市 。外銀指出,在全球資金尋求估值合理且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際,陸 股憑藉政策支援、經濟回穩與創新驅動,正成為新一輪資金配置的關 鍵焦點。
渣打銀行表示,多項因素如美國聯準會9月將重啟降息的預期、人 工智慧投資,以及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緩和等,正推動風險資產迎來下 一輪上漲,不過,由於美國股票評價面過高,因此更偏好相對便宜的 非美市場,尤其是亞洲(除日本)股市,並持續看漲陸股,中國大陸 寬鬆財政政策應有助於抵消關稅帶來的部分負面影響,且中美貿易休 戰延長三個月,以及美國放鬆對中國大陸半導體出口的限制。
星展銀行指出,大陸不斷改善的支持性政策和中美緊張關係舒緩, 為股市持續回升奠定基礎。具吸引力的價值面、充裕的儲蓄資金以及 人工智慧帶動的創新,可望支撐股市的表現,特別是著重於內需的科 技、消費和高股息的金融。目前中國股市本益比約12.8倍,2026年預 估每股獲利成長率約13.3%,評價面仍具吸引力。
星展銀行分析,多項潛在利多因素正逐步奠定大陸股市未來評價提 升的基礎,包括科技創新動能的強勁發展、在去美元化趨勢下全球資 金配置的重塑,以及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機制對新經濟領軍企 業的吸引力。隨著大陸有望成為新興市場股市再平衡的主要受惠者, 過去全球資金對陸股長期處於低配的情況,預期將逐步改善。
滙豐銀行表示,美元走弱因素,正促使投資者將資金目 光轉向美國以外的市場。其中,新興市場因估值偏低而展現出相對吸 引力,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股市表現優於成熟市場。此外,中國大陸經 濟已出現回穩跡象,在政策持續支援下,市場信心正逐步回升。 |
16 |
花旗銀行 |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8-20 |
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媒體《HR Asia》日前公布2025年台灣「亞洲最 佳企業雇主獎」的得獎名單,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在評選中脫穎而 出,獲選為台灣區最佳企業雇主之一。《HR Asia》於8日舉行頒獎典 禮,由花旗(台灣)銀行人資長蔡慧芬代表出席領獎。
花旗集團台灣區總裁暨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董事長張聖心表示, 為了推動身心靈均衡的幸福職場文化,花旗提供一系列優於勞基法的 員工福利,盼員工在工作忙碌之餘,也要注重身心健康,提倡彼此尊 重的精神,讓花旗的核心價值融入同仁們的每日工作之中。
《HR Asia》表示,當前企業面臨嚴峻的人才挑戰,包括多世代共 事以及員工需求轉變,獲獎企業在人才留任策略上,除了重視職涯成 長與技能培育,更以彈性與多元文化,吸引並留任優秀人才。
花旗高度重視員工在公司的成長及發展,透過綿密的全球網絡,提 供員工跨國發展、交流的機會。此外,花旗於1977年首度將儲備主管 計畫引進台灣,秉持著持續深耕台灣的承諾,不斷優化人才培訓制度 。每年的花旗儲備主管及暑期實習計畫,也深獲年輕學子熱烈回響, 凸顯花旗為金融業求職者心目中的首選企業之一。
花旗(台灣)銀行人資長蔡慧芬表示,花旗倡導用人唯才的企業文 化,提供每位員工公平的工作與晉升機會,致力於創造一個能讓同仁 充分參與、發揮潛能的工作環境。
此外,花旗(台灣)與專業心理諮商單位合作,提供免費諮商服務 ,協助同仁面對壓力與挑戰。同時,不定期舉辦各式健康促進活動與 講座,協助員工培養平衡生活與工作所需的能量。
除了今年獲得《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花旗(台灣 )往年也曾獲得《104人力銀行雇主品牌大賞》「最佳留任力」獎項 等多項的肯定,貫徹花旗重視人才發展、打造幸福職場的承諾。 |
17 |
南陽實業 |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8-20 |
三陽旗下現代汽車總代理南陽實業力拚今年銷售逆勢成長,除持續 導入新車,更積極提升售後服務面數位化與技術養成,除已在亞太區 顧客滿意度指數(CSI)評比中連續三年拿下第一,19日宣布,正式 導入Google技術協作的AI技術助理系統,及Meta Quest VR沉浸式訓 練,將有效強化服務據點競爭力。
上半年台灣新車銷量年減逾1成,但南陽現代仍維持穩健表現,上 半年累計銷售9,321輛,市占率4.7%,連續三個月站穩非豪華品牌第 三。
南陽表示,隨著國內汽車市場逐步轉向產品與服務並重,售後體驗 已成為影響品牌市占的重要關鍵。公司近年積極推動全國技能競賽, 今年在全台服務據點舉辦「接待流程」與「修護技術」比賽,並首次 全面導入數位平板模擬操作與AI技術輔助診斷,提升效率與精準度。
南陽說明,7月起導入的AI系統能協助技師快速鎖定問題,有效縮 短診斷時間;VR訓練則能模擬真實維修場景,突破場地限制,讓技師 在零風險環境下強化實務能力。
面對國內關稅政策仍未明朗,近期新車買氣持續居於較沉悶狀態, 不過,南陽現代除在今年已推出全新休旅車MUFASA,也預告將於28日 再推出新車上市,將進一步強化旗下產品線。
結合今年第二季已上市的TUCSON L小改款與全新MUFASA SUV,南陽 現代也規劃再導入全新電動車款,在台布局更趨於完整。
在今年車市低迷、競爭更為激烈下,南陽認為,各車廠除新車導入 外,售後服務品質與技術力已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品牌此次藉由AI與 VR等新技術加持,不僅提升顧客體驗,也有助拉高品牌黏著度,搭配 下半年新車續到港交付,有望支撐第三季銷售表現優於第二季。
|
18 |
晨暉生技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8-20 |
晨暉生技(1271)19日宣布,將以6.5億元現金入股望德斯國際, 拿下30%股權,預計9月交割並取得1席董事。望德斯推出多款Weide r(威德)暢銷保健產品,並打進好市多通路聞名,預期此投資案將 是強強聯手,將撼動保健品市場。
法人表示,威德的益生菌年銷量上百萬盒居業界龍頭,晨暉的紅麴 市占率也在市場居冠,二個第一的合作備受關注。
晨暉董事長盛保熙表示,此合作將能迅速與晨暉的研發實力、生產 根基及保瑞集團的國際經驗產生綜效,攜手擴大台灣保健品市占,同 時分散晨暉既有的代理品牌集中與再授權風險,為股東創造雙贏。盛 保熙指出,望德斯與晨暉各有長年累積的市場利基,期待晨暉的產品 能透過此合作打開美系品牌運作的通路機會。
盛保熙說,威德主打速溶複合益生菌,在注入晨暉的研發實力以及 保瑞聯邦的藥局通路優勢後,亦有望打造更多元、更貼近市場需求的 產品與通路而放大營收,尤其晨暉的汐止新廠落成在即,自主生產的 成本優勢更是值得期待。
望德斯董事長陳旭文表示,未來雙方將在維持經營獨立的基礎上, 展開深度技術協作與通路整合,發揮產品、研發、行銷等多方面綜效 ,擴大全體領先優勢。 |
19 |
新代 |
|
摘錄工商B6版 |
2025-08-20 |
新代(7750)生產工具機控制器起家,近年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領 域,去年營收首度破百億元,獲准興櫃轉上市,規劃9月中旬掛牌。 新代董事長蔡尤鏗19日表示,新代今年營運表現優於同業,市占率穩 定成長。
蔡尤鏗指出,匯率及關稅讓外銷美國的工具機業比較辛苦。新代下 半年營運能否成長要看川普關稅政策等大環境變化。AI對產業與經營 模式影響大,新代看好AI融合智慧製造商機;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新 代定位是提供「小腦」控制單元與智慧關節等關鍵零組件,正與廠商 針對機器狗合作,預期明年有機會推出。
新代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72.36億元,稅後純益10.8億元、年增34 .1%,EPS攀升至17.2元。前七月合併營收為81.84億元,年成長25. 72%。新代指出,新代毛利率持續提升,上半年毛利率46.24%,主 因是公司不斷降低成本及產品組合調改善,高階產品及新產品也帶動 價格。
新代表示,新代集團以一站式工業4.0解決方案,融合工業物聯網 (IIoT)、大數據、雲端計算等應用,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實 現數位轉型及智慧工廠的願景。旗下新代長期耕耘工具機控制器系統 、伺服驅動及伺服電機等產品。聯達智能致力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包 括工業機器人、機床聯網及自動化系統,推動產業升級。正鉑雷射專 注雷射與電漿應用等減碳製程設備,聚焦工業智慧零碳化。
蔡尤鏗表示,新代成立以來,每五年制定規劃,今年第二季著手規 劃第五個五年計畫,大方向是智慧製造與AI的深度融合。新代正推動 工業互聯與AI軟體的結合,讓工廠透過「一次到位」數位化,形成開 放且具彈性的智慧製造系統。新代也開展全球布局,未來印度市場會 由馬來西亞廠支援,馬來西亞規劃二廠2027年第二季啟用。
|
20 |
永豐期貨 |
|
摘錄工商B6版 |
2025-08-20 |
台股19日再次創高後熄火,台積電(2330)逆勢上漲撐盤,加權指 數終場下跌129點、收24,353點;台指期下跌82點、收24,342點,期 現貨逆價差11.5點。
在台指期淨部位方面,三大法人淨空單增加2,517口至3,126口,其 中外資淨空單增加3,007口至32,633口;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 全月台指期淨空單增加3,719口至8,027口。
選擇權未平倉量(OI)部分,8月大量區買權OI落在24,500點、賣 權最大OI落在24,100點;月買權最大OI落在25,000點、月賣權最大O I落在13,800點。全月未平倉比(put/call ratio)由1.39下降至1. 28,期交所VIX指數上升0.34至20.29;外資台指期買權淨金額0.39億 元、賣權淨金額0.04億元,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偏空。
永豐期貨表示,台股加權指數19日開盤再創高至24,551點後轉向走 跌,指數震盪下行,顯示高檔賣壓快速釋放,市場氛圍轉為觀望;台 積電現貨吸引資金回流,股價小漲5元,成為盤面少數支撐力量,但 無法扭轉大盤整體回檔格局,類股多數同步走弱,僅少數權值股相對 抗跌。
盤勢主要受到美股整理影響,加上投資人等待聯準會會議紀錄公布 ,暫不願擴大進場,同時俄烏戰爭談判持續進行亦使市場持觀望態度 。整體來看,19日行情屬創高後的拉回整理,高檔震盪伴隨量能放大 ,短線仍需觀察國際變數方向及台積電能否持續吸引資金支撐指數。
元富期貨指出,台指期19日小幅拉回,整體回檔幅度並不大,屬健 康回檔,多方架構未遭到破壞。值得關注的是,本周將有美國大型零 售商財報公布,及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將發表演說,聯準會本周也將 公布上次會議紀錄,市場觀望氣氛轉為濃厚。 |